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人体后易于慢性化,导致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癌的发生。自然杀伤(NK)细胞既可影响HCV感染后是否慢性化,也与HCV感染后获得性免疫的强度密切相关。初步研究显示:HCV感染慢性化后,NK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均发生改变,这与NK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密切相关。两类受体分别接受抑制性和活化性信号,两者的平衡决定了NK细胞的活化状态和功能。本课题针对HCV慢性感染者NK细胞的两种不同受体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其受体表达水平与NK细胞数量、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并动态观察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HCV感染者体内NK细胞的抑制性和活化性受体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与抗病毒疗效的相关性。该研究对进一步认识NK细胞在慢性HCV感染中的作用,为发现新的治疗手段及提高干扰素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慢性HCV感染者中,一部分患者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敏感,也有约50%患者不敏感。其机制认为与人体内的NK细胞功能相关,而NK细胞的功能与其表面的受体分布相关。本课题针对NK细胞在慢性HCV感染者中对干扰素疗效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慢性HCV 感染组外周血NK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为13.8%±0.8%,数量高于正常人11.0%±0.7%;2.慢性HCV 感染组外周血中的NKdim 亚群(62.3%±22.5%)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05),而NK neg 亚群则慢性HCV患者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2);3.慢性HCV感染者经过6个月的抗病毒治疗,NK细胞亚群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NK bright亚群升高(P=0.001),:NKbright 亚群比例治疗前为13.5%±11.6%,治疗后上升为16.9%±10.1%(P=0.001);NKdim 亚群治疗前为62.3%±22.5%,治疗后下降至54.4%±11.9%(P=0.000);NKneg 亚群治疗前(22.3%±15.6%)、后(23.7%±11.2%)比较无明显变化(P=0.162);4.EVR组患者NK表达CD69的水平更高,提示NK细胞的活化与抗病毒疗效有关,HCV感染者CD57的表达水平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但随抗病毒治疗呈下降趋势,且EVR组下降更显著;5.EVR患者NK细胞表面的活化性受体NKP30、NKP44、NKP46表达高于NR组患者,而抑制性受体CD158a、CD158b的表达低于NR组患者,提示NK细胞的活化状态与抗病毒疗效相关;6.RAIL的主要作用是诱导HCV感染细胞的凋亡,其频数在健康人和HCV感染者中无明显差异,但是随着抗病毒治疗,其表达水平逐渐恢复,尤其是发生EVR的患者中升高显著,提示TRAIL的表达与抗病毒疗效有关;7.EVR组患者外周血NK细胞抑制性受体158a数量(28.7%)较健康人群组(29.4%)和Non-EVR组降低(33.17%)。158a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NON-EVR组(33.17%)>健康人群组(29.4%)>EVR组(28.7%);8.EVR组患者外周血NK细胞抑制性受体158b数量(31.5%)较健康人群组(38.78%)和Non-EVR组低(41.82%)。158b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Non-EVR组(41.82%)>健康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P46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NK细胞亚群在小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中的作用机制
利用T细胞受体样抗体研究NK细胞ADCC效应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
NK细胞抑制型KIR受体异常表达在URSA母胎界面免疫紊乱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