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向来是公司财务领域的核心话题,股权激励下经理人的理性行为应该是将有限的企业资源配置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领域,然而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影响机理目前并没有得到充分研究。本项目以2005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实施为切入点,从激励强度和激励条件两个方面研究股权激励对创新投入、自行投资和外部并购这三种资本配置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不同资本配置行为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在此基础上,本项目立足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制度环境,分析产权特征和经理人特征对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本项目的研究在理论方面丰富了股权激励和企业资本配置相关领域的文献;在实践方面为上市公司优化股权激励方案、为投资者评判股权激励方案的优劣以及为监管部门制定和改进股权激励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2005年底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股权激励正式走入了中国资本市场,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作为对上市公司高管的一种重要激励方式,股权激励方案的出台受到了巨大的争议,普遍认为股权激励是对高管的一种“福利”而不是激励。股权激励究竟对上市公司产生了何种影响,目前尚无一致结论。本项目认为,股权激励作为对上市公司高管的重要激励形式,是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影响上市公司高管的行为,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绩效。本项目将上述研究主题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1)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影响因素;(2)股权激励对企业资本配置行为,包括投资、并购和研发的影响;(3)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的业绩的影响。. 我们使用逻辑推演、多元统计分析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以上内容分别研究并综合提炼,主要研究发现包括:(1)上市公司高管会利用其权力制定对其有利的股权激励合同;(2)上市公司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会模仿同行业和同省份其他已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方案,并且高管权力和行业竞争程度会影响上述的模仿行为;(3)相对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已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更倾向于加大公司的投资,以风险性投资来满足股权激励的要求以获得更高的回报;(4)资本市场会对股权激励方案中的高管自利行为作出反应;(5)高管的风险性投资活动会增加公司的风险。. 围绕以上主要研究发现,本项目已发表CSSCI论文6篇(其中基金委管理科学部重要学术期刊论文5篇),培养已毕业博士和硕士7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7人。项目负责人孙健于2012年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学术类)计划,2014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并将于2015年8月开始赴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 本项目的科学意义在于:(1)结合我国薪酬管制的制度背景,深入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为股权激励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基于中国市场的证据,拓展了相关的研究;(2)找到了股权激励、企业资本配置行为与公司价值之间的传递关系,明确了股权激励的影响路径与机理;(3)为监管层、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更好的理解、制定和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股权质押、大股东行为及其经济后果
家族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内生决定及其经济后果研究
研发税收激励、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
基于战略导向的新兴产业企业股权激励契约设计与成长性绩效后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