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植被自然恢复及其人工调控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30102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8.00
负责人:温仲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3
结题年份:2006
起止时间:2004-01-01 - 200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云明,穆兴民,焦峰,魏振荣,梁伟
关键词:
植被自然恢复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人工调控
结项摘要

本研究分不同立地类型,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自然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时空数据转换,对植被的自然恢复过程、速率及其特征,主要生态因子对植被自然恢复过程的响应等进行研究,揭示该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自然恢复的规律和植被恢复的主导因素,并进一步对不同立地的植被自然恢复过程的人工调控途径与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的完成,可为该区退耕还林(草)过程中植被自然恢复及其人工调控提供依据,并且为该区人工建造植被提供有效借鉴,对于加快该区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2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时显式算法稳定性条件

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时显式算法稳定性条件

DOI:10.11883/bzycj-2021-0196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DOI:10.12171/j.1000–1522.20200057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黄土高原西部丘陵区人工林草植被的生态恢复效应:后续天然植被格局动态与调控机理

批准号:3136015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张继义
学科分类:C0310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植被“斑、带”格局及其生态水文效应

批准号:40871085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吕一河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重建过程中土壤质量演变机理

批准号:40301028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许明祥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黄土丘陵区自然植被演替过程根际微生物响应及其效应分析

批准号:40801094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薛萐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