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由于水分制约,植被呈现相对离散的斑块化或带状分布格局,与其周围环境通过交互作用和反馈形成协同进化关系。探讨这种关系对于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因此,半干旱区植被的特征格局及其生态水文过程和效应关系的研究就成为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沿领域。本项目选择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的典型小流域,以降雨-径流-侵蚀为核心线索,综合运用遥感、模型模拟、野外观测和取样分析等方法,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开展植被"斑、带"格局与土壤水分、养分、侵蚀等生态水文效应关系及其尺度变异规律的研究,探讨植被特征格局-生态水文效应关系的尺度变异规律和尺度推绎方法,发展基于生态水文功能的景观格局指数和评价方法。本研究对于深化景观格局-生态过程关系的科学认识和生态脆弱区生态退化/恢复的生态环境效应机理都具有积极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植被自然恢复及其人工调控
黄土高原西部丘陵区人工林草植被的生态恢复效应:后续天然植被格局动态与调控机理
干旱荒漠区斑块状植被格局及其生态水文效应研究
黄土丘陵区坡面尺度不同整地方式的生态水文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