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脊椎裂是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目前尚无良好治疗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我们成功建立了胎仔外科和显微注射相结合的干细胞移植技术,发现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分化为不同的神经细胞,是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同时我们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技术发现CRMP4异常高表达是导致脊椎裂神经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本课题将充分利用前期研究结果,在胚胎发育的不同时间,将神经分化特异性的MSCs单细胞克隆通过脊髓缺损区域局部注射和羊膜腔注射方法进行移植,在移植干细胞的同时也将包装有CRMP4 RNAi载体的慢病毒导入脊髓缺损部位,抑制周围神经组织的CRMP4表达,不仅可以减少脊髓组织本身的神经元凋亡并促进突触再生,同时也改善移植干细胞的微环境,提高移植成活率和分化率,达到一举两得的治疗效果,通过对不同治疗组合的效果对比分析,确定先天性脊椎裂胚胎早期治疗的最佳时间点和最佳治疗策略。
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神经管畸形可以在孕中期、甚至孕早期被发现,但是由于孕期干预治疗方法的缺乏和预后效果不良,致使许多孕妇被迫选择终止妊娠。本课题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建立胚胎期宫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先天性脊柱裂的方法,并对移植后干细胞分化为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以及胚胎期干细胞移植微环境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同时,课题组构建了4个CRMP4 干扰RNA载体,经过体外细胞实验判断抑制效果,最后选定抑制表达效果最好的载体进行腺病毒包装,并对先天性脊柱裂胎鼠脊髓缺损部位注射,利用Western-blot和RT-PCR方法证实体内干扰CRMP4表达的效果非常明显。然后,对胚胎16天胎鼠脊髓缺损部位注射CRMP4干扰的腺病毒载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及两者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后抑制凋亡基因Bcl-2明显升高,促凋亡基因Casepase3和Casepase9表达明显下降,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及其树突、轴突和突触的标志物基因BRN3a、HB9、NF、β-Tublin、Tau、Map2、Synaptin1和Synaptotagmin表达明显升高,神经营养因子基因FGF2、FGF10、NT3和BDNF表达均明显升高,尤其两者联合治疗组效果最明显。另外,课题组在胚胎15天进行CRMP4干扰的腺病毒载体进行羊膜腔注射,也同样发现上述基因的类似变化趋势,而且凋亡染色证实神经元凋亡数量明显降低,脊髓缺损面积也明显下降。这些结果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RNAi沉默CRMP4是一种神经管畸形有效的治疗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利用具有不同分化特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细胞克隆构建组织工程支架进行先天性显性脊椎裂治疗的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GVHD和GVL的作用及联合移植策略的研究
微创胰腺原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Tourette综合征大鼠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