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于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的第三配置视角考察,信用是一种由社会软资源所生成的具有公共品属性与特征的产品- - 信用公共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由多元化主体出自各自动机博弈选择的结果。要促使多元化主体有效提供信用公共品,既要靠市场通过利益机制加以诱导、政府通过法律监管加以约束,更要靠习俗惯例、伦理道德和思想意识等第三种力量生成主体自律,发挥更为直接、内在和有效的作用,从而形成信用公共品的有效提供机制与管理模式。.本项目基于第三配置的视角,运用公共管理学和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将信用定位于一种公共产品,深入探讨其本质属性、基本特征与提供机制及管理模式,分析中国信用公共品短缺的根本原因,基于第三配置思路提出中国信用公共品有效提供及管理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资产配置在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中的作用
分层地质类材料靶体抗超高速侵彻模型实验
易悬浮和外源输入下原位覆盖对生物有效磷形成的影响
互动式信息披露与融资环境优化
合作行为与公共品的有效利用
资本化效应、土地财政与地方公共品提供:因“地”而异的中国式分权
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与方式研究
第三方物流提供者物流服务分包合同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