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报告认为全球变化将伴随着更加频繁、更加强烈的极端气候事件。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了罕见的冰雪灾害,森林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大面积森林丧失了原有的结构和已经形成的森林环境。这次冰雪灾害充分说明了极端气候事件的强大破坏力。这场灾害给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带来的影响如何,特别是碳循环特征,生态系统碳代谢过程中的源汇关系如何,亟待开展详细的研究。本研究采用生物调查、分解实验等传统研究方法与涡度相关、动态箱、树干液流测定等现代方法进行综合研究,阐明干扰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认识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在受损条件下的自我恢复与调节能力,从碳蓄积的角度评价生态系统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反应过程,揭示在强度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源汇转换机制,为预测灾害性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人工促进或加速恢复生态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以镇巴县幅为例
冰雪冻灾干扰后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动态诊断
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与碳吸存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
华南人工林土壤固碳机理与提高其碳汇功能研究
毛竹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及其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