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前不同整地方式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055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9.00
负责人:王辉民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风亭,王义东,施蕾蕾,徐明洁,徐飞,邸月宝
关键词:
碳汇林业土壤碳库土壤呼吸整地方式增汇减排
结项摘要

随着后京都时代的来临,我国碳减排增汇压力越来越大。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汇,而造林是碳增汇的主要途径。为此,我国正计划造林4000万公顷,增加碳汇,以实现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减排承诺。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库远大于植被碳库,且对环境变化和干扰敏感,其保护与培育是森林整体碳增汇的重要内容,而传统的造林活动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对碳汇林建设极为不利。整地是造林前的一个必要工序,以清除地上植被和采伐剩余物,并辅以翻垦为主的生产技术措施。整地必然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数量与活性,从而影响土壤碳排放,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总体碳源汇功能。然而,整地如何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土壤碳库还缺乏深入了解。本研究拟通过模拟试验,深入研究造林前的不同整地方式对土壤碳库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提出科学的整地方式来减少土壤碳排放,从而为提高碳汇林营造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项目摘要

整地是造林前的一个必要工序,以清除地上植被和采伐剩余物,并辅以翻垦为主的生产技术措施。整地必然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数量与活性,从而影响土壤碳排放,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总体碳源汇功能。本项目在典型宜林荒山区,研究了6种不同整地方式(清灌、清灌+全面整地、清灌+穴状整地、炼山、炼山+全面整地、炼山+穴状整地)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组成和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灌相比,炼山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且炼山+全面整地降低幅度最大。与清灌相比,炼山对放线菌的影响不显著。处理2个月内,炼山显著降低土壤呼吸,而炼山+全面整地显著提高土壤呼吸;处理2个月后,割灌+全面整地土壤呼吸速率最大,但差异有减小的趋势。割灌处理土壤呼吸对温度变化最敏感,全面整地和穴状整地减小了这种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各处理年土壤呼吸量表现为:全面整地>穴状整地>对照,且割灌+全面整地处理高于炼山+全面整地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全面整地和穴状整地均不利于土壤碳库的保持;而在全面整地方式下,炼山比割灌利于土壤碳库的保持。研究结果为提高碳汇林营造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南疆盆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批准号:3176019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卫霞
学科分类:C1606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科尔沁沙地农田造林对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和稳定性影响及其机制

批准号:3100029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胡亚林
学科分类:C160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不同灌溉方式对设施土壤酸化影响机制研究

批准号:4150130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范庆锋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亚热带森林土壤碳库构成及CO2通量的影响

批准号:3117057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永夫
学科分类:C1606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