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心血管领域涵待解决的课题,我们期望寻找一个既能够根治房颤又不影响心室电生理的有效治疗途径。房颤发生机制的研究表明:心房电重构离子重构是房颤发生维持的主要原因,钙超载发挥重要作用,而心房肌细胞SERCA2a表达不足是钙循环失衡的关键,本课题拟在制作稳定的动物房颤模型基础上,通过心脏特异性感染AVV2/1病毒载体,应用分子学方法转SERCA2a基因对房颤心房肌细胞进行基因调补,观察SERCA2的蛋白表达, 检测转基因前后房颤诱发率、心房肺静脉各部位的有效不应期,应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心房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离散度、Ca2+电流,应用微电极阵列标测技术记录心房肌组织场电位信号场电位时程及其离散度,从而评估转SERCA2a基因对房颤心房肌细胞电生理、病理生理及临床终点事件的影响。该研究将评价转基因的病毒载体AAV2/1的安全性及转SERCA2a基因治疗房颤的分子学机制,为房颤分子学治疗奠定基础。
目的 研究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基因过表达对快速起搏右房(RAP)兔心功能及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将新西兰大白兔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腺相关病毒/绿色荧光蛋白(AAV1/EGFP)+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模型组(B组);AAV1/SERCA2a+房颤模型组(C组);每组各12只。A、B、C组心包腔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含AAV1/EGFP液、含AAV1/SERCA2a液各500μl。4周后,行超声心动检查心功能,并行短期快速起搏右心房24 h,采用心内电生理技术检测各组对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处死各组动物,行免疫组化检测SERCA2a在心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起搏8,12,24h后AERP明显缩短(P<0.05),而C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A组比较,B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P<0.05),C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C组SERCA2a在右房心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SERCA2a在心房肌组织中过表达有抗快速起搏致AERP缩短作用,并有保护心功能的效益。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不同交易收费类型组合的电商平台 双边定价及影响研究
计及焊层疲劳影响的风电变流器IGBT 模块热分析及改进热网络模型
心房颤动转子的电生理特征研究
风心病慢性房颤心房激动的电生理机制研究
风心病慢性房颤根治手术的电生理基因及电生理评价
心房颤动“巢”的电生理和组织学特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