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噪声、生物效应的MRI三维梯度线圈设计模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0103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朱敏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徐文龙,朱剑锋,杨俊洁,邵汀汀,孔霞,康礼义
关键词:
噪声生物电磁模型MRI梯度线圈生物效应
结项摘要

磁共振成像(MRI)是生物医学领域极其重要的成像手段,梯度线圈提供成像信号的空间编码信息,是MRI系统的关键部件。为适应目前MRI成像速度更快、质量更高以及成像过程更舒适等发展要求,梯度线圈需要有更快的切换速率和更高的梯度强度,但是这势必会提高梯度线圈产生的噪声分贝值,增强梯度线圈感应电场在人体引起各种生物效应的可能,增加病人的不适感和其他不安全因素,因此安全性和舒适性问题的解决对于梯度线圈的进一步发展非常重要,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但国内的研究尚属欠缺。本项目用数学仿真建模以及数值优化、逆问题求解等方法,重点研究适于任意形状的3D梯度线圈优化设计模型构造,建立梯度线圈噪声效应模型和梯度线圈感应电场生物效应电磁模型,实现噪声和感应电场生物效应消减的梯度线圈设计目标。本项目对于发展安全性好、舒适度高的高性能梯度线圈很有价值,对于促进MRI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项目摘要

目前梯度线圈朝着更快的切换速率和更高的梯度强度方向发展,这同时会引起梯度线圈的高噪声,增强梯度线圈感应电场在人体引起各种生物效应的可能,增加病人的不适感和其他不安全因素。本项目1)建立了基于有限差分的流函数空间梯度线圈设计方法基础模型,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解决求解逆问题,适于整个多物理/生理因素。基于有限差分的强大的离散网格划分,可以用于3D线圈的设计;2)建立了梯度线圈噪声效应的数值模型,进行了相关的线圈噪声优化设计;3)初步建立梯度线圈/人体组织的整合生物电磁模型,应用准静态差分法,计算梯度场快速开关作用下,在模型组织内部产生的感应电场,感应电流等。本项目重点在建立一个新型的适于任意形状的梯度线圈设计方法,同时能方便自如的结合噪声效应和电磁场生物效应等,为进一步发展安全性好、舒适度高的高性能梯度线圈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4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朱敏华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磁共振系统梯度线圈拓扑构型的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批准号:5127550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震宇
学科分类:E0506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高温超导体薄膜立体梯度线圈的研制

批准号:69371019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陈烈
学科分类:F0122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不规则结构MR射频线圈设计的理论模型与应用研究

批准号:6117203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辛学刚
学科分类:F0124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新型高温超导磁共振线圈设计建构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批准号:8130121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林胤藏
学科分类:H270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