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氯丙醇污染成为食品安全的一个热点问题。3-MCPD是氯丙醇类化合物中最常见、毒性最强、危害最大的代表物质及毒性参照物。3-MCPD的毒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它具有肾毒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和致癌性。虽然目前针对食品中3-MCPD污染各国都已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控制措施,但3-MCPD污染的食品还很常见,摄入3-MCPD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日常的长期严峻问题,3-MCPD暴露于人群终究难免。因此,及时的评价3-MCPD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寻找早期最佳生物标志物非常重要。本项目以肾毒性为靶标,利用代谢组学技术,通过动物实验探讨3-MCPD对机体尿液代谢轮廓的影响,寻找敏感、可靠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并且,将动物试验获取的生物标志物在最大无作用剂量下和在人群中进行验证。为3-MCPD长期暴露于机体的毒作用机制研究和3-MCPD对机体健康影响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3-氯丙醇(3-MCPD)作为氯丙醇的毒性代表物,对机体的危害极大。目前对其早期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还是一个盲区。本项目拟采用急性和亚慢性3-MCPD大鼠染毒模型,肾毒性为靶标,采用UPLC-MS分析和化学计量学方法识别大鼠生物样本的代谢轮廓和指纹,筛选3-MCPD对集体影响的早期敏感生物标志物,然后在人群中筛查验证。急性染毒实验结果认为半乳糖基丙三醇可能是3-MCPD暴露的早期敏感生物标志物,其在尿液中升高可能与β-半乳糖苷酶活性有关;亚慢性实验结果认为2,3- 二酮.- L- 古洛糖酸、古洛糖酸和D- 葡萄糖醛酸- 1- 磷酸可能是3-MCPD暴露的早期敏感生物标志物,并确认目前 JECFA规定的最小有作用剂量(LOAEL)和最大无作用剂(NOAEL) 仍然安全合理。动物实验发现的4种标志物均较传统肾毒性血生化和尿酶参数出现早;人群筛查结果显示:L-异白氨酸-L-脯氨酰-L-丙氨酸可能是3-MCPD对.机体影响的早期敏感生物标志物,其在尿液中升高可能与L型氨基酸升高有关。该项目研究成果将为今后继续评价3-MCPD在机体蓄积效应和作用提供可靠地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rotective effect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 on hypoxia-induced PC12 cell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炒籽胡麻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形成机理及消长规律研究
基于表面分子印迹电化学技术的植物油3-氯-1,2-丙二醇检测方法研究
油脂加工过程中3-氯-1,2丙二醇及其脂肪酸酯形成机理和控制研究
基于代谢组学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最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