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生机制不清。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起着关键作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氧酶铁-S蛋白3(NADH Dehydrogenase Fe-S Protein 3,NDUFS3)是组成线粒体复合物I的重要亚单位,但对其功能认识甚少。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首次发现NDUFS3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降,推测其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关。本研究将采用基因转染和RNA干扰,从正反两方面观察NDUFS3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建立卵巢癌动物模型观察成瘤能力及肿瘤播散改变;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发现及验证与NDUFS3存在相互作用的分子,并初步阐明其功能;探寻NDUFS3表达的临床意义。旨在从分子、细胞、动物模型等多个水平探究NDUFS3在卵巢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以期为阻遏卵巢癌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本课题研究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NDUFS3 蛋白在正常卵巢上皮、良性浆液性卵巢肿瘤组织和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通过real time RT-PCR 技术检测NDUFS3 基因在正常卵巢上皮组织和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与蛋白表达改变趋势进行比较;另外我们还成功构建了过表达NDUFS3 基因的慢病毒以及稳定高表达NDUFS3 及其相应阴性对照的稳转细胞株,并且观察了转染过表达NDUFS3 慢病毒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明确了NDUFS3 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索卵巢癌诊断新靶点和治疗新策略提供实验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Phosphorus-Induced Lipid Class Alteration Revealed by Lipidomic and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in Oleaginous Microalga Nannochloropsis sp. PJ12
KPNA2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HDACs在嗅上皮神经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COPS5在上皮性卵巢癌铂类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microRNA-506在卵巢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