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最新研究显示,lncRNA虽不能编码蛋白,但能在多种层面上调控基因的表达(表观遗传学调控、转录以及转录后调控等),并与microRNAs和靶基因构成了体内复杂的调节网络,参与多种生命活动。已证实,lncRNA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目前报道的与肝癌相关的lncRNA 仅有三个:H19、MALAT-1、HULC。我们前期预实验显示,多种lncRNA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存在着显著的表达差异,提示尚有许多未知的lncRNA参与了肝癌的发生 。本课题将采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获取肝癌转录谱,根据转录谱订制lncRNA芯片并结合qRT-PCR进行扩大病例数的筛选、验证,获取与肝癌发生特异相关的lncRNA,并通过后续的功能分析,以期从新的角度阐明肝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同时为肝癌的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线索。
肿瘤的发生是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原癌基因的活化、抑癌基因的失活和非编码RNA的结构变异和调节异常能够导致包括肝癌在内的各种肿瘤。本课题应用Human LncRNA Microarray v2.0表达谱芯片和Human 2.1M LncRNA Promoter Microarray启动子芯片对8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进行检测,筛选肝癌组织中启动子高甲基化且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的lncRNA 22个;应用实时定量PCR(qRT-PCR)、甲基化特异性PCR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CR, MSP)对验证集(n=8和n=54)进行样本验证,发现LncRNA-SCARF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且其启动子呈现高甲基化水平。用甲基化抑制剂5- 氮杂脱氧胞苷酸 (5’-Aza- dc )干预肝癌细胞株,qRT-PCR法和BSP法检测其LncRNA-SCARF1启动子CpG甲基化状态得到明显逆转(P<0.01),而其表达量则显著升高(P<0.01)。同时肝癌细胞转染过表达LncRNA-SCARF1质粒后,发现可通过 PIK3CA/AKT/Bcl-2/Bax信号通路发挥其在肝癌细胞中的抑癌活性,实现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调控。提示LncRNA-SCARF1启动子高甲基化水平引起其下调其表达,进而通过PIK3CA/AKT/Bcl-2/Bax信号通路影响肝癌发生发展。.鉴于大部分肝癌发生在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背景上,由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异型增生结节(Dysplastic Nodules, DN)-HCC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课题组通过对比正常细胞基因组、DN基因组和HCC基因组遗传变异之间的差异,发现泛素连接酶E3C(UBE3C)存在 HCC相关遗传突变。研究结果发表在“Hepatology” (2014年)。在肝癌组织中还发现若干与肝癌转移复发相关的新型标志物,包括小热休克蛋白Cryab、趋化因子CXCL5和乙醛脱氢酶3A1(ALDH3A1)等。研究结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Hepatology” (2013年) 、“Int J Cancer”(2013年)和“Cancer letters”(2015年)。.课题负责人为201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与本课题相关的论文8篇,均为SCI收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长链非编码RNA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分子标记物的筛选及其功能研究
血浆长链非编码RNA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生物标记物的筛选及功能研究
血清长链非编码RNA作为宫颈癌新型分子标记物的筛查及功能研究
长链非编码RNA-BC027988在肝癌中的功能及其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