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念珠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性致病真菌,可以引起免疫力低下人群的严重疾病乃至死亡。已有的研究发现白念珠菌的致病机理与菌体的形态转换密切相关,而且菌体的极性生长受DNA损伤检验点的调控。目前对参与白念珠菌DNA损伤检验点调控的蛋白激酶研究较多,但对于参与该途径的蛋白磷酸酯酶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是从蛋白磷酸酯酶的角度来研究其与白念珠菌DNA损伤检验点及菌丝发育的关系:通过基因敲除与表型筛选鉴定可能参与白念珠菌DNA损伤修复过程的蛋白磷酸酯酶;通过菌丝发育实验研究它们缺失后对于菌丝生成的影响,并通过Realtime PCR研究他们对于菌丝发育特异性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和激酶活性实验研究它们如何调节检验点的失活,并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其与检验点激酶之间的互作关系。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白念珠菌的形态转换机制有重要作用,并能为随后的新型抗真菌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白念珠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性致病真菌,可以造成免疫力低下人群的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研究发现白念珠菌的致病机理与菌体的形态转换密切相关,而且菌体的极性生长受DNA损伤检验点的调控。所以,对参与白念珠菌DNA损伤修复过程的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酯酶的研究,对于理解其形态转换机制和致病机理有重要作用。本课题主要是从蛋白磷酸酯酶的角度来研究其与白念珠菌DNA损伤检验点及菌丝发育的关系:通过基因敲除与表型筛选实验,发现蛋白磷酸酯酶CaPtc2和CaPph3及其调节亚基CaPsy2、CaPsy4和CaTip41等共同参与DNA损伤修复过程;进一步研究发现CaPph3及其调节亚基CaPsy2和CaTip41参与检验点激酶CaRad53的活性调节,且CaPsy2的N端结构域(1-180aa)与CaRad53的FHA2结构域之间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其Y33位点突变会影响CaPsy2与CaRad53的结合并影响其去磷酸化;此外,通过菌丝实验还发现,CaPph3及其调节亚基CaPsy2和CaTip41共同参与遗传毒性试剂诱导的菌丝发育;最后,我们还发现CaTip41可通过调节CaPph3的活性进而调控检验点激酶CaRad53的磷酸化状态及相关的菌丝发育过程。所以,本课题主要是鉴定了参与DNA损伤修复过程的蛋白磷酸酯酶CaPtc2和CaPph3及其调节亚基CaPsy2、CaPsy4和CaTip41,发现CaPph3及其调节亚基CaPsy2和CaTip41参与调节CaRad53的磷酸化状态进而调控相关的菌丝发育过程,并初步探索了其调控机理。此系列成果对于阐明白念珠菌检验点相关的菌丝发育过程有重要的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人体病原真菌白念珠菌中PP2C蛋白磷酸酯酶的功能研究
DNA损伤检验点激酶Chk2的功能分析
参与DNA双链断裂修复的蛋白磷酸酶的功能鉴定
核糖体失活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