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含有全部DNA修复相关基因的寡核苷酸(cDNA)芯片在初治NSCLC化疗敏感病例与耐药病例各10例患者之间筛查出在两组病例中表达有显著性差异(表达变化≥2.0倍)的基因群,之后确定这些表达差异基因的"标签SNPs"。继而,分别在两个大样本(约300例)NSCLC病例中,通过比较这些"标签SNPs"的各个基因型在化疗敏感组与耐药组之间分布频率的差异,经过关联分析,初筛和确定与铂类耐药显著相关的"标签SNPs"群。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型均采用PCR-RFLP方法。并对这些"标签SNPs"覆盖区域中所代表的全部SNP位点进行功能验证。最终确定出基于我国NSCLC铂类耐药人群的、功能性"铂类耐药相关SNP群"。这个"铂类耐药相关SNP群"将成为临床上判断NSCLC病人的铂类化疗效果和.患者预后的高效指标,也为下一步研制相关的生物制品如SNPs检测芯片等提供依据。
总体上,本研究尚未按计划完成,需要延期1年结题。本研究使用含有全部DNA修复相关基因的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在初治NSCLC化疗敏感病例与耐药病例之间筛查出在两组病例中表达有显著性差异的基因群,之后通过HapMap数据库计算和确定这些表达差异基因的“标签SNPs”。继而,在大样本NSCLC病例的化疗敏感组与耐药组之间,对这些“标签SNPs”进行关联分析,确定与铂类敏感性或耐药显著相关的“标签SNPs”群,并对这些“标签SNPs”位点进行功能验证。这个“标签SNP群”将成为临床上判断NSCLC病人的铂类化疗敏感性的高效指标,提高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效果。目前已开始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分析检测,此外,已完成了1403例患者外周血总DNA的抽提和纯化,其中的810例NSCLC病例的样本将用于本研究的相关分析。待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出来后,即可确定相关基因的标签SNPs及进行基因分型。课题组还开展了以下两项研究:(1)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09例NSCLC病例的肿瘤组织中XPA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XPA的阳性表达状况与NSCLC患者的性别及吸烟状况有密切关系,但与年龄、临床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等均无关。提示XPA的高表达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2)开展了洛铂和顺铂对血管内皮细胞及肝、肾细胞的损伤作用的差异及其损伤机制的体外实验研究,发现在相同浓度、相同作用时间下,洛铂组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顺铂组(P<0.05),而顺铂组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洛铂组(P<0.05)。在人肝细胞株细胞培养液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洛铂组和顺铂组的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P均<0.05)。结果表明,洛铂和顺铂均对肝、肾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临床上应用这两个药时需注意保护患者的肝肾功能;洛铂对肾细胞毒性显著低于顺铂,对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抑制作用则明显强于顺铂,提示洛铂可能具有更强的抑制血管形成的能力。而氧化性损伤可能是两者造成肾毒性的机制。.依托本项研究,已经发表论著2篇,获得厅级重点项目立项1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铂类耐药基因遗传变异与小细胞肺癌铂类药疗效关系的研究
海南人群长寿相关基因位点的筛查与鉴定
应用染色体显微切割技术筛先小细胞肺癌耐药相关基因
RAP1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顺铂耐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