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水蒸汽重整制氢是一个高温吸热反应,目前开发的固定床重整器存在体积大,压降大,反应温度高,启动时间长等技术瓶颈,阻碍了其在燃料电池实用化中的应用。在本项目中,将采用吸附强化的思想,通过吸附制氢反应产物之一的CO2,从而促进反应打破平衡,向制氢方向进行,可有效的降低反应温度,得到高纯度H2和低浓度CO,从而简化重整系统。为了适应高传热传质的板状重整器的需求,本项目突破传统的在合金板上进行涂层的思想,采用阳极氧化扩孔法制备吸附剂基板。在具有复杂多元微孔道结构的高比表面积氧化铝膜上,通过浸涂法负载吸附剂,从而增加吸附剂的负载量,改变其比表面积特征。同时耦合重整+吸附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开发具有高传热传质性能的微通道重整器。
甲烷水蒸汽重整制氢是一个高温吸热反应,目前开发的固定床重整器存在体积大,压降大,反应温度高,启动时间长等技术瓶颈,阻碍了其在燃料电池实用化中的应用。在本项目中,将采用吸附强化的思想,通过吸附制氢反应产物之一的CO2,从而促进反应打破平衡,向制氢方向进行,可有效的降低反应温度,得到高纯度H2和低浓度CO,从而简化重整系统。本研究中,我们成功开发具有高循环性能的低分压金属掺杂催化剂,并通过模拟计算与实验结合的方法快速地寻找到吸附剂的最佳配比。首次提出了锂盐吸附剂双壳吸附理论,用于成功预测了吸附剂吸附行为,该理论模型受到国外学者的广泛引用。成功开发具有高循环性能的吸附强化的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系统,研究了吸附剂与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实验结果证明证明催化剂耐久性达100 hr以上,最佳吸附强化温度区间为500-550℃,该温度比目前报道的吸附强化温度低100℃以上,证明开发成功的新型吸附剂具有更好的低温吸附性能和循环性能。提出了反应系统的start-up,再循环策略及模型,探讨了脱附剂失活动力学并建立了反应模拟系统。目前本研究属国际新能源方面亟待研究的课题,同时与新材料、化工模拟等技术相交叉,研究成果发表国际论文共计10篇、其中化工三大期刊2篇,能源类期刊2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双粗糙表面磨削过程微凸体曲率半径的影响分析
涡轮叶片厚壁带肋通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预测和优化
强震作用下铁路隧道横通道交叉结构抗震措施研究
耐盐放线菌Streptomyces thermolilacinus SPC6来源的新型羊毛硫肽化合物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用甲烷重整膜反应器研究
适用于民用燃料电池的二甲醚水蒸气微型重整器的开发
多孔阳极氧化铝表面有序纳米孔阵列对细胞及蛋白吸附行为的影响
多孔氧化铝样膜自组装有序纳米线阵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