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自组织的植被格局是多数水分限制型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我国西北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植被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组织性质,国内外对这种特殊的植被自组织格局及其生态水文机理尚没有系统全面的认识。本项目依托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以典型小流域为例,基于遥感影像和辅助调查,量化描述祁连山浅山区植被格局,评价其组织有序度;基于长期观测实验,建立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模拟降水控制的潜在植被分布格局;调查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土壤资源,分析地形对资源再分布过程的影响;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调查典型植被时间梯度上的土壤资源动态,讨论植被与资源之间的互馈关系,明确降水特征和地形因素在格局塑造过程中的生态水文学意义;建立祁连山浅山区植被自组织格局形成与稳定的机制模型,并评估其自组织临界性。项目的开展将是对植被自组织理论与生态水文学理论的补充和丰富,研究成果对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修复和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毛乌素沙地油蒿灌丛空间自组织格局及其生态水文响应机制
祁连山中段人工植被恢复的生态水文机理研究
河西走廊人工固沙植被自组织过程及其生态水文机理
滨海湿地空间自组织格局形成机理及其生态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