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状子囊菌ITS分子进化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40001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李熠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洁,蒋岚,黄鲁瑜,宛柏杰,杨振苹
关键词:
ITS假基因生死进化机制丝状子囊菌致同进化
结项摘要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of nuclear ribosomal DNA (rDNA)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molecular marker in species identification, phylogenetic studies, metagenomics and has been selected as a DNA barcode for fungi.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as part of rDNA, ITS could conform to concerted evolution in most eukaryotes. However, non-concerted evolutionary processes like birth-and-death evolution were reported in eukaryotes, especially in plants and animals. Although ITS was mostly subject to concerted model in fungi, while intragenomic ITS variations and pseudogenes, which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indication of non-concerted evolution, were also found in several species. Evolution model of ITS still remains unclear in fungi. In the present study, intragenomic ITS variations and ITS pseudogen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454 pyrosequencing) in filamentous ascomycetes. Evolution mechanisms were analyzed which will benefit the understanding of rDNA evolution in fungi and could be an important complement for fungal species identification, DNA barcoding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that based on ITS.

ITS是核糖体DNA(rDNA)的一部分,在真菌物种鉴定、系统发育分析以及宏基因组研究中应用广泛,是真菌DNA条形码的标准片段之一。在大部分真核生物中,ITS均遵循rDNA多基因家族的致同进化模式。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生死进化等非致同进化模式在真核生物尤其是动植物中广泛存在。在真菌中,大部分研究认为ITS符合致同进化模式,但也有少量研究表明某些真菌物种中存在基因组内ITS多态性和假基因现象,表现为非致同进化。真菌ITS的进化模式亟需进一步研究。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选择丝状子囊菌为材料,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地研究丝状子囊菌中存在的基因组内ITS多态性现象、鉴定假基因,并对丝状子囊菌ITS的进化模式及其产生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阐明真菌rDNA的分子进化模式有重要的意义,对基于ITS的真菌物种鉴定、条形码和系统发育分析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项目摘要

ITS是核糖体DNA(rDNA)的一部分,在真菌物种鉴定、系统发育分析以及宏基因组研究中应用广泛,是真菌DNA条形码的标准片段之一。大部分真核生物的ITS均遵循致同进化模式。然而近年来,动植物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rDNA非致同进化以及假基因现象。随着药用真菌冬虫夏草ITS假基因的发现以及丝状子囊菌中5S rDNA假基因的大量报道,我们有理由相信ITS假基因在更多的真菌尤其是丝状子囊菌种存在。本研究选择丝状子囊菌为材料,一方面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地研究丝状子囊菌中存在的基因组内ITS多态性现象、鉴定假基因。一方面利用GenBank上已公布的丝状子囊菌基因组数据,通过对基因组数据的分析获得ITS以及18S,28S等rDNA的序列,分析rDNA序列在基因组上的多态性,鉴定假基因。利用获得的ITS序列对丝状子囊菌ITS的进化模式及假基因的产生机制进行分析。通过3年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1)ITS基因组内多态性现象在丝状子囊菌广泛存在;2)大量的丝状子囊菌基因组上存在ITS假基因;3)18S、28S等rDNA序列均存在基因组内多态性和假基因现象;4)rDNA假基因用于真菌系统发育分析可能导致错误的结果;5)rDNA假基因由重复序列诱导的点突变(RIP)产生。研究结果对阐明真菌rDNA的分子进化模式有重要的意义,对基于ITS以及其他rDNA序列的真菌物种鉴定、条形码和系统发育分析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5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李熠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相关地衣型非地衣型子囊菌分子演化关系的研究

批准号:30570008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魏江春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我国检疫性子囊菌的专著性研究

批准号:3177000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芳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沙门菌病原性的分子进化

批准号:30370774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刘树林
学科分类:C060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丝状菌菌丝体特征及颗粒化过程研究

批准号:5107830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志华
学科分类:E1002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