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北林区主要用材树种吸收矿质养分(N、P、K、Ca、Mg、Fe、Mn、Cu、Zn)的空间、时间、数量、形态及根际生化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混交情况下,不同树种吸收根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在吸收养分的季节方面或多或少是错开的,在吸收养分的数量上也往往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互补性,这些都反映出营养生态位的种间分离或重叠。利用生态位计测公式对不同树种吸收养分的空间生态位和季节生态位进行了定量计测。另外,在对氮素养分化学形态的偏好性方面,以及在氮磷营养的根际生物化学方面,不同树种也往往表现出差异。根据树种营养生态位和营养生态特性的综合分析,筛选出了营养互补的优化树种组合。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重要用材树种叶蜂类害虫生物生态学和控制途径的研究
转基因鲤与对照鲤营养生态位的比较
局域尺度树种功能性状与环境生态位的共变性及其进化关系
生境对种群与个体营养生态位的塑造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