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效应是指非活性治疗方法(安慰剂)的作用,安慰剂镇痛效应在常规临床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由于临床实验的限制,具体的中枢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本研究首先建立适用于研究安慰剂镇痛效应的大鼠模型,大鼠前扣带皮层嘴侧(rACC)分别微量注射阿片受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阻断剂,热板法测定痛阈,确定参与安慰剂镇痛效应的主要脑区和阿片受体类型;放免法测定rACC的内吗啡肽1和2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下丘脑室旁核(PVN)的谷氨酸含量,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测定PVN内谷氨酸受体NMDAR1、NMDAR2A和NMDAR2B的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阐明参与安慰剂镇痛效应的内源性阿片肽类型和主要投射来源及其激活释放机制。该研究是首次利用动物探讨安慰剂镇痛效应的中枢机制,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心理因素改变痛觉体验的中枢机制,同时旨在提供一种增强现有止痛疗法效果的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非阿片类安慰剂镇痛效应的机制研究
安慰剂镇痛效应反应与不反应现象机制研究
哺乳动物速激肽hemokinin-1的中枢镇痛位点和镇痛机制研究
疼痛安慰剂效应的人类脑神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