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三鹿奶粉、病虫柑橘、问题鸡蛋等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不仅对消费者的信心造成强烈的冲击,同时对相关行业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重创和打击。鉴于食品安全风险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本课题将基于美国著名学者Slovic提出的风险感知理论框架,从消费者风险感知的这一独特的视角,拟建立一般性的食品安全危机的风险感知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本课题进一步通过全国范围内的消费者问卷调查,对中国消费者食品安全危机的风险感知和应对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建立第一份中国食品安全危机的风险感知地图,同时检验上述风险感知理论模型的科学性。因此,本课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不但能够对风险感知领域的文献做出重要的贡献,而且可以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提供有借鉴性的政策性建议,对相关食品行业,食品制造商和销售商提供有效降低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策略,从而营造良好的食品产业环境。
本项目自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以来,完成情况非常顺利。截止到目前,在科研成果方面,本项目在包括风险分析国际一流期刊Risk Analysis等在内共发表4篇国际期刊论文,另外有1篇已经被风险分析国际一流期刊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录用并将于2013年下半年正式发表,其中4篇为高影响因子的SSCI期刊论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发表在Risk Analysis上题为"Product Quality Risk Perceptions and Decisions: Contaminated Pet Food and Lead-Painted Toys"的研究论文,即将发表在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上题为"A Further Exploration of the Uncertainty Effect"的研究论文;同时有两篇研究中国消费者食品安全危机风险感知理论模型和实证结果的论文正在Risk Analysis接受审稿,另外有数篇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论文正在包括Management Science在内的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过程中。. 在国内外学术合作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通过研究成果的积累,项目主持人担任决策分析和风险分析领域国际一流期刊,同时也是INFORMS出版的子期刊Decision Analysis的编委,作为Sponsored Session的共同主席参加INFORMS 2011国际年会,在会议上做了本项目的会议报告,同时在2010年和2011年两次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Paul Merage商学院访问本课题的主要参与人员L. Robin Keller教授,进行学术交流,为顺利完成本项目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本项目培养了两名硕士研究生。. 本项目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本项目基于美国著名学者Slovic提出的风险感知理论框架,建立一般性的食品安全危机的风险感知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大范围的消费者问卷调查,对中国消费者食品安全危机的风险感知和应对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建立第一份中国食品安全危机的风险感知地图,实证结果发现上述风险感知理论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数据。研究结果不但对风险感知领域文献做出理论贡献,而且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有借鉴意义的政策性建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量度及调节研究
风险理论及企业危机管理研究
危机情景下公众风险感知的动态评价与调控策略研究
基于信息情境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及行为调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