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植物气孔运动机理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植物对逆境(干旱、低温等)的适应、水分的合理利用、作物产量的形成以及植物体内部信息传递均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从气孔运动信号转导机制研究领域中的两个热点问题"蛋白磷酸化调节"以及"微管骨架(microtubules)的参与"入手,旨在揭示蛋白可逆磷酸化对气孔运动中微管骨架动态变化可能存在的调节作用。以GFP-tubulin转基因拟南芥为材料,采用抑制剂药理学实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双重荧光标记细胞定位以及免疫印记、点突变等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研究蛋白磷酸化/去磷酸化过程是否对气孔运动中微管骨架的动态变化有调节作用,以及可能的调节机制。探讨微管骨架的动态变化、蛋白可逆磷酸化在气孔运动的信息传递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为深入全面了解气孔运动机理提供新线索。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Mills综合征二例
快刀伺服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
弧形构造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滑膜软骨瘤:如何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中肿瘤细胞的清除率
基于骨架构建药剂真空预压法加固超软土试验
微管骨架调控植物气孔形成的机制研究
利用MAP65转基因拟南芥研究微管骨架在气孔运动中的动态变化
微管结合蛋白WDL3和WDL5在气孔运动中的作用
G蛋白、蛋白激酶和细胞骨架在杨树气孔运动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