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抗虫棉种植已达我国棉花总面积70%以上,Bt抗虫棉在大范围控制棉铃虫种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棉铃虫对Bt抗虫棉的抗性问题是Bt抗虫棉长期成功的主要威胁。我们此前的研究已经从棉铃虫室内和田间种群中鉴定到导致对Bt毒蛋白Cry1Ac产生抗性的8个钙粘蛋白抗性等位基因,由该基因突变产生的抗性呈隐性遗传。2009年通过F2筛选从河南安阳田间种群中分离获得对Cry1Ac抗性为显性遗传的抗性品系(AY-R)。本项目拟从棉铃虫中肠蛋白酶与Cry1Ac的互作、非钙粘蛋白类Bt毒素受体的鉴定这两方面研究AY-R品系的抗性机理,并建立抗性基因的分子检测技术。现有抗性治理措施(庇护区策略)是建立在假设抗性为隐性的基础上,如果携带显性抗性基因的个体能在抗虫棉上存活,将给抗性治理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本项目将研究AY-R抗性品系在室内饲养和田间条件下的适合度代价和生存能力,为制定针对性抗性治理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在2009年和2011年分别从河南安阳地区棉铃虫种群中分离获得两个对Cry1Ac具有显性抗性的棉铃虫品系(AY423和AY2)。按种群增长趋势指数计算,AY423 的适合度为敏感品系90%,抗性品系适合度代价不明显。为了更好地研究AY423品系的抗性机理,将AY423与SCD敏感品系进行杂交、重复回交,并进行Cry1Ac筛选,成功构建了遗传背景与SCD一致的近等基因系SCD423。. 为了明确SCD423抗性品系中肠受体在Cry1Ac抗性形成中的作用,开展了以下研究。(1)克隆了10个Bt受体基因(HaCad, HaAPN1-6, HaALP1-2, HaABCC2),遗传分析表明这10个基因与Cry1Ac抗性不连锁;(2)利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比较了抗性品系SCD423与敏感品系SCD之间10个受体基因mRNA的表达量,各受体表达量差异较小,并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发现抗性与敏感品系HaCad受体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量没有差异;(3)利用ELISA法测定毒素与中肠BBMV饱和性结合,结果表明SCD423抗性品系和SCD敏感品系中肠BBMV与Cry1Ac的亲和力常数值分别为39 nM和25 nM,差异不明显。因此,棉铃虫中肠BBMV毒素受体的变异在SCD423品系的抗性形成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 昆虫中肠蛋白酶对Bt毒素的活化和降解有重要的作用,为此研究了SCD423品系是否因为中肠蛋白酶的改变而导致Bt抗性。结果表明:(1)SCD423品系中肠蛋白酶对模式底物的活性略高于敏感品系,同时对原毒素的活化也快于敏感品系;(2)在SCD423抗性品系中,蛋白酶抑制剂TLCK和TPCK对Cry1Ac具有显著增效作用;(3)胰蛋白酶基因HaSP6,HaSP7,HaSP9和HaSP24在SCD423抗性品系中的表达量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0,3.1,5.0和4.6倍。因为SCD和SCD423为近等基因系,因此这4个蛋白酶基因的上调与SCD423品系对Cry1Ac抗性具有连锁遗传关系。该结果在另一抗性性品系AY2中也得到证实。.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明确了棉铃虫对Cry1Ac显性抗性的特征及分子机理-多个蛋白酶基因过量表达,有关基因过量表达的调控机理值得进一步探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棉铃虫田间种群Cry1Ac显性抗性基因的分离与鉴定
二化螟抗性突变基因的群体遗传规律及突变品系适合度代价机制研究
棉铃虫基于HaCad的Bt抗性基因超显性的形成机理
棉铃虫对Bt毒素Cry1Ac和Cry2Ab交互抗性的遗传多样性及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