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长时段南京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格局为研究对象,选取多个典型年份人口街道单元数据为基础,以ArcGIS、Geoda为平台,构建以"街道"为基本空间单元的多年份南京城市人口社会属性数据库,以ESDA分析技术为主要手段,结合多种计量统计和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不同历史阶段以南京为代表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格局特征,进而比较不同制度环境下,人口密度、人口职业/行业、人口受教育程度、住房等社会属性的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的差异,探讨社会空间分异格局演变过程的形成机制,并根据当前南京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格局现状及演化趋势,以目标政策调控为手段,提出相对应的城市规划、城市住宅建设等方面的对策建议,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对进一步研究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展规律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丰富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实证案例,为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提供方法与数据支撑。
本研究利用ESDA数据挖掘方法对案例城市南京近百年来的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演化格局演化进行全面的过程分析,重点对南京近现代城市发育期(1928-1936)以及现代城市转型时期(改革开放后至今)的两个时间段的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认识到:中国城市长时间尺度的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格局演化呈现较为明显的周期性,即近代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程度较为明显,而在中国社会由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后(1952-1978),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程度大幅降低,改革开放以后至今,中国城市社会进入转型期,城市社会区空间结构的空间分异和复杂程度显著增加,三个历史时期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程度呈现“高—低—高”的周期性变换特征。基于定量视角的中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特征比较,无论在静态的特征还是长时间尺度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两方面差异显著,西方经典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理论很难直接应用于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和解释。本案例研究还采用意向地图等质性研究方法,在全面剖析南京社会空间分异格局演变过程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就南京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做出了“更为破碎化”的趋势判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基于ESDA-GIS的延吉地区城市化空间格局与过程的研究
中国“全球城市”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 以上海为例
城市复合系统中社会情绪感知的空间分异及驱动机制
海南经济空间分异格局与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