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葡甘聚糖(KGM)是来源于我国特有、高产植物资源- - 魔芋的亲水性植物多糖,具有水溶液黏度大、易凝胶化、溶胀比高、生物可降解、缓控释性能较好等特点,但溶胀速率低、疏水性不足、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受限。为此,本项目向KGM凝胶内引入大量大孔隙、制成新型超多孔杂化水凝胶(SPHH),使其遇水迅速溶胀、体积倍增、机械强度更优,作为胃肠道滞留给药载体时的性能明显优于胃内漂浮型、胃或肠黏附型骨架材料。项目在优化KGM-SPHH制备工艺、表征其一般结构性能的基础上,以传统中药黄连主要有效成分- - 盐酸小檗碱为模型药物,重点研究其胃肠道滞留(膨胀截留、机械固定与黏膜黏附)、载药、释药(扩散与溶蚀)等性能特点和作用机制;并通过酶解、体内转运、药物动力学、动物口服毒性等研究,综合测评其作为载药材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为基于KGM的新型载药材料和相应产品开发奠定基础,也为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魔芋资源再创新途径。
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是源于我国特有、高产植物资源——魔芋的植物多糖,具有水溶液黏度大、易凝胶化、溶胀比高、生物可降解、缓控释性能较好等特点,但溶胀速率低、疏水性不足、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受限。因此本项目通过:①纯化魔芋胶制得KGM,采用泡沫聚合法将KGM引入超多孔水凝胶(Superporous Hydrogel,SPH)制成新型超多孔杂化水凝胶(KGM-SPHH),表征其结构和一般性质;②测试粉体学参数,并考察其对盐酸小檗碱片剂崩解和溶出性能的影响;③比较其体外漂浮、膨胀、机械固定、生物黏附、溶蚀等性能,以苦参碱为模型药物评价其体外载药、释药行为特点;④制备载苦参碱的KGM-SPH并填充胃溶/肠溶胶囊,口服给予Beagle犬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并与普通制剂相比较;⑤测定其对L-929细胞的毒性、小鼠口服的急性毒性以及大鼠口服的亚慢性毒性;综合测评其作为载药材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①魔芋胶纯化后多糖含量由64.40%提至93.75%,制得均相KGM-SPHH含大量孔隙,FT-IR、DSC-TG分析表明发生聚合。 KGM-SPHH孔隙率>85%,密度0.79±0.02 g•ml-3,能快速溶胀且溶胀比高(在水中3min溶胀比达160),机械强度得到改善。② KGM-SPHH的粒度分布较KGM宽,但流动性较好,临界相对湿度77%,比表面积0.5864m2•g-1。③ KGM-SPHH能迅速吸水起漂并长时间漂浮在介质表面,可因机械固定和生物黏附作用滞留在大鼠小肠内。KGM-SPHH的溶胀和溶蚀受介质离子强度的影响较大,其他因素不显著。KGM的加入不仅提高KGM-SPHH的生物黏附和溶胀性能,且溶蚀更趋缓慢。优化后的载苦参碱KGM-SPHH缓释胶囊能持续缓慢释药12h以上,且几乎不受溶出方法、转速等的影响,释药过程以扩散机制为主。④与参比制剂相比,Beagle犬口服给予受试制剂后均显示出明显的缓释特征。 ⑤KGM-SPHH的小鼠口服小最大耐受剂量>1820mg•kg-1,对L-929细胞无毒,大鼠口服90天后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综上研究表明,KGM-SPHH能够迅速溶胀且溶蚀缓慢、口服较安全,有望作为一种优良的新型胃肠道滞留给药载体。本项目研究为基于KGM的新型载药材料开发奠定了基础,也为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魔芋资源开拓新途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魔芋葡甘聚糖非碱不可逆凝胶的形成机理研究
魔芋葡甘聚糖化学改性的研究
魔芋葡甘聚糖机械力化学改性研究
魔芋葡甘聚糖螺旋结构形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