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携带药物控释纳米颗粒靶向治疗脑胶质瘤的原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0034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李琳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永源,郑荣波,黄兴禄,李红博,谭龙飞,刘洪如
关键词:
缓控释纳米颗粒干细胞脑胶质瘤靶向
结项摘要

脑胶质瘤恶性程度高,复发率和死亡率高,至今临床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抑制死亡率。本项目利用间充质干细胞受肿瘤细胞分泌物质的吸引趋向(靶向)脑胶质瘤细胞的特性,及纳米材料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可控释放药物的优势,设计制备具有可控释放药物性能的夹心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将载药纳米颗粒通过特异性抗体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在间充质干细胞携带载药纳米颗粒趋向到达肿瘤部位后,开启纳米颗粒可控释放抗肿瘤药物开关,杀死胶质瘤细胞。利用这种"干细胞靶向"和"纳米控释技术"相结合的策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追踪靶向和杀伤,一举杀死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的所有胶质瘤细胞。本项目为纳米技术的肿瘤靶向提供创新的、靶向能力更强的靶向方式与靶向思路;为干细胞技术开拓新的应用方向;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建立脑胶质瘤靶向治疗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

项目摘要

针对纳米药物的肿瘤靶向性难题,设计具有缓控释性能的夹心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将载药夹心二氧化硅负载到间充质干细胞上并趋巢到肿瘤组织,释放药物杀死肿瘤细胞。项目按照任务合同的规定开展,取得的系列科研成果主要有:.1.设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简单、灵活、可控的方法合成夹心二氧化硅纳米颗粒(50 nm~1000 nm、单分散度10%以内)并实现公斤级放量。对纳米颗粒粒径、表面化学、结构等相关性能调控,并通过层层包覆法、原位聚合法、乳液法等方法在颗粒表面包覆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实现了药物的控制释放。.2.设计抗原-抗体结合成功将装载阿霉素的夹心二氧化硅负载到间充质干细胞上,首次将构建的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夹心二氧化硅阿霉素用于靶向治疗胶质瘤,获得理想的肿瘤靶向效果和药物蓄积效果,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新原理和新策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纳米材料类ACS Nano上。.3. 拓展夹心二氧化硅纳米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构建了具有肿瘤被动和主动靶向性能的夹心二氧化硅载药输送体系,用于治疗肝癌、宫颈癌大大提高了肿瘤抑制率,降低了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另外,构建金壳夹心二氧化硅,将热疗、化疗、靶向、药物缓控释集于一体,实现肿瘤的低毒、高效治疗。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纳米材料类ACS Nano、Adv. Mater.等杂志后,被美国纳米技术与纳米科学网“Nanowerk”等国际媒体进行专题报道。.4. 对夹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纳米材料给药剂量、尺寸、形貌等物化性质与其体内外生物相容性之间的关系,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奠定了基础。. 由于这些在介孔二氧化硅药物控释载体设计和肿瘤靶向治疗方面取得的成果,项目负责人所在的研究团队受到国际著名材料类杂志Adv. Mater.的邀请,撰写发表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生物医学应用方面的综述;项目共发表SCI论文16篇(均标注课题号),其中在国际生物材料类和纳米材料类著名杂志ACS Nano、Adv. Mater.和Biomaterials等影响因子7~14杂志发表论文8篇,Nanoscale等影响因子3-7的论文共5篇;项目执行期间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协助博士生导师唐芳琼研究员培养参与此项目的博士生4名;项目负责人在本项目支持下由助理研究员晋升为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4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DOI:10.1360/N972018-00955
发表时间:2019

李琳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50119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760288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0287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02770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6056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60303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27002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160091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7178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30181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060068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微流控平台的载药纳米颗粒联合间充质干细胞双载体对脑胶质瘤靶向效应研究

批准号:3150079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马静云
学科分类:C10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脑胶质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靶向介导双基因治疗的可视化研究

批准号:8147168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彪
学科分类:H2704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嵌有载药纳米粒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靶向系统的构建及其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

批准号:8140287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孙晓译
学科分类:H340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磁力开关在脑胶质瘤纳米药物控释及治疗中增强杀灭脑胶质瘤的研究

批准号:5180322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杨方
学科分类:E0308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