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参(Panax japonicus)属珍稀濒危的名贵"七类"中草药,具有南药三七活血化瘀和北药人参滋补强壮之功效,被誉为"草药之王";其主要医药成分为三萜皂苷(triterpenoid saponins,TS),有抗衰老、抗癌、抗心肌缺血、调节免疫和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野生竹节参资源匮乏,栽培数量极少、TS含量低使之应用受限。为了解竹节参TS代谢合成的分子机制以及提高其含量的遗传改良,本项目开展竹节参TS生物合成途径上关键酶基因SS的克隆和功能解析,研究SS基因的表达与竹节参TS积累的关系;同时构建高效植物表达载体,在竹节参毛状根中调控关键酶基因SS的表达,阐明SS基因在竹节参TS生物合成中的分子调控机制,为提高竹节参TS含量提供调控靶点、实现富含TS的竹节参生产栽培奠定理论基础。
竹节参(Panax japonicus)属珍稀濒危的名贵“七类”中草药,具有南药三七活血化瘀和北药人参滋补强壮之功效,被誉为“草药之王”;其主要医药成分为三萜皂苷(triterpenoid saponins,TS)。目前野生竹节参资源匮乏,栽培数量极少、TS 含量低使之应用受限。通过3年的系统研究,按计划完成了研究内容,取得了以下成果。.1、掌握了竹节参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即150 mg/L GA3,浸种24h,温度25℃。建立了竹节参的离体培养体系。光照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1.5 mg/L NAA+1.0 mg/L 2,4-D+0.1 mg/LKT;黑暗条件则为MS+1.5 mg/L NAA+1.5 mg/L 2,4-D+0.1 mg/L KT。丛芽诱导最佳培养基:MS+3.0 mg/L 6-BA+1.0 mg/L GA3。生根诱导最佳培养基:MS+1.0 mg/L 6-BA+3.0 mg/L IBA。.2、成功克隆了竹节参三萜皂苷合成途径上的关键酶(鲨烯合酶)基因SS,其大小片段为1353bp,编码415个氨基酸。竹节参SS定位于叶绿体、线粒体和分泌途径。二级结构由α-螺旋(67.47%)、无规卷曲(22.41%)、延伸链(7.23%)、β-转角(2.89%)所组成,三级结构有N-糖基化位点,鲨烯/八氢番茄红素合酶位点1和2, N末端豆蔻酰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作用位点,酪蛋白激酶II磷酸化作用位点。.3、成功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XSN-Pjss和pCXSN-antiPjss,在烟草中实现遗传转化。建立了竹节参毛状根培养体系,成功构建了工程菌C58C1-pCXSN-PjSS 和C58C1-pCXSN-antiPjSS, SS质粒的C58C1菌液对竹节参茎段毛状根的诱导时间以25min为最佳,诱导率为90%;高浓度的NAA 和IAA对竹节参毛状根生物量的积累有抑制作用;IBA只有在1 mg•L-1时才有促进作用。.4、掌握了竹节参SS基因对竹节参TS代谢合成的分子调控。转基因竹节参毛状根中均检测到人参皂苷Re成分,SS正义转基毛状根能提高Re的含量(56.48 mg•g-1),SS反义转基因毛状根反而降低其含量(27.31 mg•g-1),说明SS基因的正义表达载体在转基因毛状根中已转录为mRNA,并呈现高水平,而反义表达载体则相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竹节参SS-SE融合基因的表达模式与三萜皂苷合成代谢调控
枸骨三萜皂苷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IcSS、IcSE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三七皂苷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克隆与调控研究
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及其基因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