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外来者劣势论与外来者优势论:制度距离影响跨国企业竞争绩效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70203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吴哲颖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复旦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卫田,肖帅勇
关键词:
外来者优势制度距离“走出去”战略外来者劣势国际化战略
结项摘要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field has long recognized the liabilities of foreignness. That i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 face disadvantages relative to domestic rivals in the host country because of the institutional distance between the host country and the home country. However, recent studies point out that MNCs enjoy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the host country because of the institutional distance. That is, MNCs have assets of foreignness. No research has explained the apparent conflicts between these two theories. To fill this gap, we propose to integrate the theory of liabilities of foreignness and the theory of assets of foreignness. We examine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s of these two theories; study how institutional distance affects the local knowledge of MNCs, and how institutional distance affects the attitude of local stakeholders towards MNCs. Finally, we attempt to integrate the perspectives of institutional theory,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ory, and social psychology to understand how institutional distance have different impacts on MNCs' local performance given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We contribute to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iterature by integrating the liabilities and the assets of foreignness arguments into one framework, and empirically examine key theoretical hypotheses. We contribute to the "Go Abroad" strategy of Chinese enterprises by providing practical advice, which will guide them optimally exploit their advantages and offset their disadvantages in the global market, and thrive in the global competition.

国际商务领域普遍认可外来者劣势理论:即因为母国与东道主国之间的制度距离,跨国企业在东道主国面对竞争劣势。然而,近年来却有新的研究指出,制度距离可使跨国企业在东道主国享有竞争优势,也称为外来者优势。目前,尚无研究解释为何两种理论对制度距离的影响做出了截然相反的推断。为了弥补文献中的这一空白,本项目从两大理论内在的基本假设出发,研究制度距离对跨国企业的本土知识的作用机制,研究制度距离对本土利益相关者对于外来企业心态的作用机制,结合制度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以及社会心理学,研究制度距离在企业与当地环境的不同条件下对跨国企业竞争绩效造成不同影响的路径和作用机制。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将外来者劣势与外来者优势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并对可检验假设进行实证研究。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将为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实践意义的建议,指导中国企业抑制竞争劣势,提升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中发展壮大。

项目摘要

在“整合外来者劣势论与外来者优势论:制度距离影响跨国企业竞争绩效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的项目下,我完成了三篇论文。第一篇论文的主题是构建制度距离的动态视角。对制度距离的传统研究,认为这个概念指的是母国与东道主国之间的制度差异。我提出的创新见解是,制度距离取决于企业的母国及第三国经历与东道主国之间的制度差异。 我利用外资银行在美国经营的财务数据,得出了以下结论:动态制度距离使得外资银行更加倾向于采用本地化策略,而制度环境的多样性则降低了制度距离的作用。这一发现的科学意义证实了动态制度距离的战略影响。.第二篇论文的主题是制度距离作用的边界条件研究。我提出的创新见解是,制度距离引致外来者劣势,然而制度距离也可能给企业带来独特的壁龛市场优势。我使用外资银行在美国开设分行的地理数据,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相比于美国银行,外资银行进入新市场的概率比较低。其次,在外资银行中,制度距离较小的银行更加有可能进入新市场。上述发现支持制度距离导致外来者劣势的理论。然而,制度距离较大的外资银行,才有可能吸引来自同一母国的移民,因而进入这些移民聚集的新市场。这一发现说明,制度距离确实可能使企业获得一定的差异化战略优势,进入具有独特需求的市场。这篇论文从而提出并验证了制度距离带来的独特优势。.第三篇论文的主题是中国国有企业改制之后面对的外来者劣势。研究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文献认为,国有企业相较于私营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帮助,因此可以抵御外来者劣势。我提出的创新问题是:在国有企业改制之后,它们的外来者劣势会改变吗?它们是否仍然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我购买了国泰安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库。统计分析显示:首先,当国有企业改制之后,它们对东道主国政治风险的规避程度仍然低于一般私营企业。但是,改制企业与政府曾经建立过的从属关系,不能解释这种差异。改制企业在东道主国的经验,才能削减政治风险带来的影响。因此,我得到的重要结论是,改制之后,政府确实不再影响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市场化的尝试是比较成功的。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2
2

一种加权距离连续K中心选址问题求解方法

一种加权距离连续K中心选址问题求解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0
3

创新地理学的批判性思考--基于中国情境的理论创新

创新地理学的批判性思考--基于中国情境的理论创新

DOI:10.11821/dlyj020191115
发表时间:2020
4

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DOI:
发表时间:2016
5

轮辐设计特征参数对整车气动特性的影响

轮辐设计特征参数对整车气动特性的影响

DOI:10.13229/j.cnki.jdxbgxb20190960
发表时间:2021

吴哲颖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外来者优势抑或劣势?“双一流”建设高校海归教师科研生产力研究

批准号:7190405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余荔
学科分类:G0407
资助金额:19.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母国网络位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外来者劣势的调节作用

批准号:7160209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苏德金
学科分类:G0201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中国海外上市企业资本市场外来者劣势研究:基于组织身份理论的视角

批准号:7170205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何爱
学科分类:G0214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区域制度环境、相对绩效与跨国企业子公司在华后续投资策略研究

批准号:7160212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婷婷
学科分类:G0201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