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者优势抑或劣势?“双一流”建设高校海归教师科研生产力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90405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50
负责人:余荔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9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20-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关键词:
外来者优势科研生产力海归教师外来者劣势教育经济学
结项摘要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lay at the core of national knowledge innovation system, and academic returne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apidly promoting the 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The project conducts research on academic returnees’ research productivity by employing a number of methodologies including theoretical reconstruction, survey, statistical modelling, causal inference, and data mining.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projec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irst, this project reconstructs the local theoretical model on determinants of academic returnees’ research productivity. Second, this project uses the data from multiple sources and adopts multidimensional research productivity indicators to describe and evaluate the status and changing trend of academic returnees’ research productivity. Third, this project employs large scale national survey data and causal inference identification strategies to compare the research productivity between academic returnees and local teachers. The impacts of academic returnees’ human capital, social capital and local adjustment behaviors on research productivity will be also explored. Four, by establishing the “Big data of academic returnees’ research”, this project discusses the impacts of academic returnees’ foreign study characteristics on their research productivity. Finally,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trategie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will be proposed to promote research productivity of university faculty and improve institutional talent management system.

“双一流”高校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而海归高校教师对快速提升我国“双一流”高校的科研生产力与科技创新能力起重要作用。本项目通过理论重构、问卷调查、统计建模、因果推断、数据挖掘等方法,对海归教师科研生产力进行如下四方面的研究:第一,基于已有理论重构本土化的海归教师科研生产力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第二,采用多来源的数据与多维度的科研生产力评价指标客观描述与评估海归教师科研生产力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第三,使用大规模的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和因果推断方法对比海归与本土教师的科研生产力,剖析海归教师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本土化调适行为对其科研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第四,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海归教师科研大数据”库并深入探讨海归教师海外留学特征对科研生产力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提升教师科研生产力,完善高校人才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项目摘要

海归科技人才在我国科技创新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海归教师在本土的境遇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本项目以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海归教师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社会调查法、履历分析法、文献计量法、因果推断、机器学习等研究方法探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海归教师科研生产的基本规律与影响机制,着重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构建包含1750有效样本的2021年全国“双一流”高校教师问卷调查数据和919名新型研究型大学教师履历与科研产出数据库;(2)海归教师科研生产力状况、动态变化趋势与影响机制研究;(3)新型研究型大学教师特征与科研生产力研究;(4)高校教师个体特征、院校组织制度与环境及其所属区域对科研生产力的影响。本课题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研究型大学采取了师资国际化策略,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了一支国际化、高水平、跨学科的师资人才队伍加快实现学术卓越。(2)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海归教师的科研生产力优于本土教师,两类教师群体科研生产力差距呈现先趋于拉大,而后趋于缩小的动态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海归教师的科研生产力优势呈现异质性,海归教师对本土教师科研发表存在“挤出效应”。(3)高校教师科研生产力受到教师个体、院校组织和区域多重因素影响,在当今知识社会中应更加注重教师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共同作用。本项目提出将外来者优势与劣势的二元视角融为一体的海归人才科研产出综合评估框架,实证检验了海外经历对提升高校教师科研表现的积极作用及其优势发挥的作用机制,从个体、院校和区域层面揭示了影响高校教师科研生产力的显著因素,预期成果可为我国细化人才分类管理、完善科技人才任用与激励机制、优化现有科研环境与科研管理制度提供实证参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优化研究生科研经历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基于陕西省高校2017年度毕业研究生的调查分析

优化研究生科研经历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基于陕西省高校2017年度毕业研究生的调查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9
2

长三角知识合作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以合著科研论文为例

长三角知识合作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以合著科研论文为例

DOI:10.11870/cjlyzyyhj202112003
发表时间:2021
3

教师手势对视频学习的影响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教师手势对视频学习的影响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19
4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DOI:https://doi.org/10.1016/j.cviu.2018.06.003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DOI:
发表时间:2021

余荔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研究

批准号:71874015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胡咏梅
学科分类:G0407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高校科研团队青年教师的工作技能与科研产出力发展研究

批准号:7150316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杨希
学科分类:G0407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我国高校教师科研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调查数据与引文数据库的实证分析

批准号:7150301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由由
学科分类:G0407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整合外来者劣势论与外来者优势论:制度距离影响跨国企业竞争绩效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

批准号:7170203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吴哲颖
学科分类:G02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