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优化及在中药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314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王素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广东药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谭毓治,王桂香,潘雪刁,王茜莎,金桂芳,莫李立
关键词:
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中药药代动力学
结项摘要

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是个封闭性模型,所检测目标化合物在灌流液中不存在分布和排泄过程,化合物浓度具有累积效应,比较容易检测,而且该灌流模型包含肠肝等主要代谢部位,受中药中的杂质干扰小,进入灌流液中的成分量相对更加接于整体动物,较适合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基于此,本课题组首先建立了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并对该模型进一步优化,使其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采用优化的灌流模型研究8个中药单体的吸收,与它们在Caco-2细胞单层的表观通透系数和整体动物大鼠的绝对生物利用度进行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进一步运用该模型研究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的吸收与配伍研究,同时也采用该模型考察了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在肠肝的代谢作用,初步分析和评价优化的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在中药吸收和代谢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希望能为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探索一条新的路子。

项目摘要

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是个封闭性模型,所检测目标化合物在灌流液中不存在分布和排泄过程,化合物浓度具有累积效应,比较容易检测,而且该灌流模型包含肠肝等主要代谢部位,受中药中杂质干扰小,进入灌流液中的成分量相对更加接于整体动物,较适合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基于此,本课题组首先建立了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并对灌流条件进行优化,分别对K-R缓冲液加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甘露醇、K-R液加BSA和右旋糖酐T-40二者进行对比,找出最佳的灌流介质,然后对灌流液中BSA的含量进行优化。研究发现K-R灌流液中含3%右旋糖酐T-40与 5%BSA为一个较为经济理想的灌流液。建立了三种生物碱(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和六种有机酸(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肉桂酸、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在灌流液、大鼠血浆和HBSS中的LC-MS/MS分析方法;采用优化的灌流模型与分析方法研究了上述中药单体的吸收情况,并与它们在Caco-2细胞单层的跨膜转运和大鼠的绝对生物利用度进行平行对比,发现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与二者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同时运用该优化的灌流模型研究了中药提取物小补心汤总黄酮BX-2及中药复方四妙勇安汤不同配伍的吸收和代谢情况,结果表明小补心汤总黄酮BX-2中13个黄酮类化合物吸收进入体内主要为8个黄酮类化合物,四妙勇安汤不同配伍对其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的吸收和代谢具有明显影响。运用该优化模型研究了中药单体氧化苦参碱、甘草酸和绿原酸在肠肝的代谢情况,发现三者在肠道均有较高代谢转化,与大鼠体内代谢趋势相符。总之,通过本项目的初步研究认为优化的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是研究中药尤其是中药复方吸收、代谢和配伍的一个较为理想的工具,同时,该研究可以为中药复方的二次开发以及中药的现代化提供参考。在此期间,在国内国际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论文15篇(含会议论文及已接收录用的论文),其中有1篇期刊论文被SCI收录,10篇核心期刊论文(含中文核心及科技核心),1篇普通期刊论文,3篇会议论文。本项目培养了6名硕士研究生(2名已经毕业,4名在读)。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3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4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5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2

王素军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模型中药物和受体作用的机制

批准号:38870754
批准年份:1988
负责人:黄圣凯
学科分类:H3510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中药五味子的化学-药代-药效指纹图谱及相关药代动力学研究

批准号:8107269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燕
学科分类:H3510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

批准号:38670686
批准年份:1986
负责人:黄圣凯
学科分类:H3510
资助金额:0.6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效应成分分辨的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批准号:3096051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徐国良
学科分类:H3216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