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蝗对青藏高原低氧极端环境遗传适应的多基因互作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91331106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资助金额:100.00
负责人:陈兵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侯丽,何静,潘昱名,徐玲玲
关键词:
极端环境昆虫转录组群体遗传学适应
结项摘要

Different from other animals, insect species transport and diffuse O2 through trachea system. Therefore insects may have evolved different strategies to adapt to hypoxia. Tibetan populations of the locust species, Locusta migratoria, have presented distinct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traits that have evolved in over ten thousand years’ history of their coloniz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However, no study has been reported about the genet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insects’ adaptation to extreme hypoxic environment. Here based on improved methods for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we will screen potential evolutionary signals and pathways subject to strong positive selection by comparing the SNP and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the Tibetan and lowland populations on a genomic level, to identify genes and loci that are highly associated with hypoxia adaptation by assoication study, finally to reveal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gene expression or functional changes of key genes through in vitro and in vivo genotype-phenotype study. Based on our previous study on the Tibetan locusts and the respiratory characteristics of insects, we will focus on the study of genes involved in trachae development, respiratory-chain electric transportation an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and regulation of hemocyanin expression. As a result, our study will be the first to uncover the genetic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including regulatory mechanis, by which insects adapted to eternal extreme hypoxic environment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与其他生物不同,昆虫通过气管系统直接将氧气运输和扩散到细胞,因此,昆虫可能采用特定的机制适应低氧环境。飞蝗西藏种群在十多万年对青藏高原环境的适应过程中,进化出独特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但目前还没有对昆虫适应高原低氧极端环境的遗传机制的报道。本项目将基于优化的转录组测序分析,比较飞蝗西藏种群和平原种群全基因组水平的序列SNP变异和基因表达差异,筛选受自然选择的进化信号和潜在作用通路;通过关联分析,发现与高原低氧适应高度相关的基因和位点;对关键候选基因进行体内体外的基因型-表型关系实验,确定导致基因表达或者功能改变的分子机制。基于前期对西藏飞蝗生理生化研究基础和飞蝗呼吸代谢特性,本项目还将重点考察参与飞蝗气管发育、呼吸链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及血蓝蛋白表达调节的基因。该研究将首次在基因组水平揭示昆虫这一大类生物适应高原低氧极端环境的遗传和分子机理,包括调控进化机制。

项目摘要

与其他生物不同,昆虫通过气管系统直接将氧气运输和扩散到细胞,因此,昆虫可能采用特定的机制适应低氧环境。飞蝗西藏种群在十多万年对青藏高原环境的适应过程中,进化出独特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本项目第一次对昆虫适应高原低氧极端环境的遗传机制开展研究。本项目基于种群基因组重测序,比较了飞蝗西藏种群和平原种群全基因组水平的序列SNP变异和基因表达差异,筛选受自然选择的进化信号和潜在作用通路;对关键候选基因进行体内体外的基因型-表型关系实验,确定导致基因表达或者功能改变的分子机制。结果发现,高原飞蝗与平原飞蝗种群间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发现受选择基因集中在细胞大分子代谢功能方面。深入分析发现飞蝗HIF-а在西藏飞蝗发生重要的突变,该突变受自然选择。HIF-а具有与人类接近的功能域。飞蝗HIF-а能响应低氧诱导,显著上调其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而且,HIF-а在其抑制调节因子PHD表达抑制后,HIF-а表达显著上调。我们另发现,昆虫胚胎呼吸需要一种呼吸蛋白,即血蓝蛋白(hemocyanin)的参与。血蓝蛋白响应低氧诱导高表达,而且西藏飞蝗表达显著高于平原飞蝗。研究揭示西藏飞蝗通过血蓝蛋白的高表达来适应低氧环境。该研究将首次在基因组水平揭示昆虫这一大类生物适应高原低氧极端环境的遗传和分子机理。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5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陈兵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37108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271442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70116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17600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847150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70726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70870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30500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9980010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5137830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7091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409015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37903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7073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007027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074008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70343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77836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67228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72148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87230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80513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901081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47204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105086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770841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0004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47316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50512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470291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161068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471872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87313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40197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872867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000987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708059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0674055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905065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藏族人群对高原低氧极端环境遗传适应的多基因互作机制研究

批准号:9123120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宿兵
学科分类:C0604
资助金额:32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2

解析藏族人群精子的遗传背景对青藏高原低氧极端环境中男性生殖能力的影响

批准号:3166030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欧珠罗布
学科分类:C0605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鸟类对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适应性进化研究

批准号:3133007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雷富民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302.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从多基因互作及miRNA调控网络水平研究生殖隔离的遗传机制

批准号:3173004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吴仲义
学科分类:C0607
资助金额:303.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