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褐飞虱已成为水稻的头号害虫,对我国当前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造成褐飞虱连年持续爆发猖獗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的多数水稻品种不抗虫。化学杀虫剂的连年大量施用,褐飞虱抗药性成倍增加,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造成对天敌的毒杀、出现生态环境和粮食污染等问题。继续发掘抗性新基因,为建立以抗性基因利用培育抗性品种为基础的稻褐飞虱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申报课题对我们最近发现的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高抗稻褐飞虱新显性基因Bph24(t)进行精细的分子标记定位、简易分子标记开发和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为进行抗稻褐飞虱多基因聚合育种、持久抗性水稻新品种培育提供基因来源和技术支持。预期获得Bph24(t) 的精细电子定位物理图、2-4个便于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改良抗性的主栽水稻品系3~5个和一批抗性基因导入系、聚合系创新种质。本研究已具有良好的实验材料和研究基础、完善的实验条件,可确保完成研究任务。
摘要:稻褐飞虱是水稻的头号害虫,对我国当前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继续挖掘抗性新基因,为建立以抗性基因利用培育抗性品种为基础的稻褐飞虱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课题对我们新发现的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高抗稻褐飞虱显性新基因Bph24(t)进行精细的分子标记定位、简易分子标记开发和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为抗稻褐飞虱多基因聚合育种、持久抗性水稻新品种培育提供基因来源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获得了Bph24(t) 的精细电子定位物理图、4个便于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抗稻褐飞虱的主栽水稻品种导入系20份、兼抗稻瘟病和稻褐飞虱或兼抗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的多抗性聚合系60份。所定位的抗性基因及其分子标记和聚合系创新种质在抗性育种上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高抗稻褐飞虱新基因的分子标记精细定位与水稻育种利用研究
航天诱变水稻新种质抗褐飞虱基因的精细定位及MAS育种利用
普通野生稻稻褐飞虱广谱高抗性基因分子标记和定位研究
一个新的抗水稻褐飞虱基因Bph28(t)的精细定位及育种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