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发病机理有多种假说,目前较为前瞻和具有潜力的是细胞因子假说。我们前期研究表明免疫激活能够诱导抑郁行为,脑内糖皮质激素受体功能受损后免疫激活所致的抑郁行为增强、时程延长。单纯拮抗外周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不能缓解细胞因子诱导的抑郁行为,而脑内施予抗炎性细胞因子能拮抗应激导致的抑郁行为。这些发现表明脑内细胞因子的中枢调控在抑郁行为的产生和防治中起着关键作用。为进一步弄清细胞因子的中枢调控机制,本项目采用免疫造模和应激造模两种抑郁模型,研究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调控抑郁行为的中枢机理。分别从HPA轴的干预、抗炎性免疫干预、ERK信号通路阻断等多途径论证细胞因子在抑郁行为中的作用,及与HPA功能和ERK信号通路的关系。相信该研究会在揭示抑郁障碍机制上有丰富的洞见和新的突破,并有望为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带来新的视角和策略。
抑郁症的发病机理有多种假说,目前较为前瞻和具有潜力的是细胞因子假说。本项目采用应激行为学和免疫学建立动物抑郁模型,探讨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调控抑郁行为的作用和中枢机理。 主要发现(1) 新建了中枢炎性免疫诱发的抑郁模型。中枢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注射导致较长的时程的抑郁行为,其抑郁行为产生的时程效应与炎性细胞因子上升的时程效应一致。(2)慢性施于抗抑郁药能够改善重复中枢注射LPS大鼠的抑郁样行为,降低海马区LPS 诱导的IL-6和TNF-α升高,并提高了海马区的IL-10表达。中枢施予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但能逆转或改善由慢性应激产生的抑郁样行为。(3)慢性应激与炎性免疫所建立动物抑郁模型在行为上类同,海马炎性细胞因子的升高是两个模型的共同特征。(4)免疫激活剂LPS在体外实验中可以诱导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海马神经细胞电压依赖钾电流的上调在时程上与抑郁行为同步。(5)中枢炎性免疫导致前额叶和海马中FGF2表达和p-ERK1/2蛋白表达下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炎性细胞因子在抑郁症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内源性抗炎细胞因子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作用研究
内源性抗炎细胞因子在防治脑缺血中的作用研究
NLRP3炎性小体在应激致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