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专有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27213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6.00
负责人:蔡虹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GaryH·Jefferson,贾玉健,赵皎卉,吴凯,裴云龙,刘岩,郭磊
关键词:
专有性创新绩效技术创新社会福利市场结构
结项摘要

We intend to conduct a systematic study of Appropriability of firm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with the methods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simulation etc. First of all, we plan to explore the composition and features of appropriability methods used in R&D firms located in China,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existing research findings for China and other leading economies,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and understand why they select certain methods. Secondly, we will focus on the form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firms' appropriability regimes in terms of ownerships and industries, figure out the evolutionary path of the appropriability regime in different market structures, construct an innovative output model endogenizing appropriability efficacy and find out the critical conditions under which innovative performance and appropriablity efficacy move consistently and inconsistently. At last, we propose to discuss how the degree of appropriability limits the speed of technology spillovers, so as to impact the performance of firms and affect the overall social welfare. We explore the conditional maximizing surplus of each appropriability regime, and attempt to identify the social-welfare optimizing equilibrium. This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both protecting firm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seeking a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firms and the society.

本课题从基础理论、实证分析、国内外比较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等方面展开对企业技术创新专有性的系统研究。首先,明晰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专有化手段的组合构成及基本特征,并与国外企业的专有化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差异性并揭示其成因。构建跨层面的回归模型,检验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影响效果。其次,论证不同产业部门和企业专有化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的有效性,识别不同市场结构中专有化体系的动态演变路径,建立内生专有化效度的创新产出模型,验证专有化效度与创新绩效变动的一致与非一致性临界条件。第三,基于企业技术专有与技术外溢之间的共生和逆向变动关系,探讨生产者利润和社会福利变动的满足条件及其演进方向,寻求技术专有化系数的最适均衡点。为企业创新成果的合理保护及企业与社会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项目摘要

本课题从基础理论、实证分析、国内外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对企业技术创新专有性的系统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首先,提出了以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技术知识的隐性属性、互补资产优势等为特征的新的专有性手段划分方法及细化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专有性手段的构成及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领先时间及下属的率先市场化和持续创新已逐渐替代互补资产优势,成为中国企业最有效的专有性手段和措施,为企业构建专有性体系提供了基本依据。其次,探索并验证了专有性手段之间所存在的排斥性、支持性、替代性、互补性等多种交互作用,并将其视作影响专有性手段有效性及使用的内在因素,拓展了该问题的研究范畴。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专有性手段有效性及选用层级化的内部成因,为企业构建专有性体系开启了新视角。第三,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技术生命周期理论,提炼出引致技术知识状态发生改变的6项节点事件,并以节点事件为依据分割技术创新全过程;对每个节点事件下的专有性手段及具体措施进行适应性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推演了专有性体系随节点事件迁移的演变路径。从全新的视角诠释了专有性手段及下属具体措施存在时效性,专有性体系呈现动态性,明晰了企业构建专有性体系的先决条件。第四,将专有性体系效度明确划分为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强调内外部效度形成之间的交互效应,内外部效度对创新绩效的独立效应,以及总体效度对创新绩效的总体效应,深入研究了专有性体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专有性体系内外部效度的形成之间具有彼此抑制的矛盾性;专有性体系内外部效度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异质的影响效应;专有性体系总体效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证实了企业有必要通过适当独占技术创新,尤其是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然技术壁垒,推动企业的创新绩效。丰富了已有研究对独占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解。为企业创新成果的合理保护,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3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DOI:10.19474/j.cnki.10-1156/f.001172
发表时间:2017
4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DOI:10.3969/j.issn.1674-0858.2020.04.30
发表时间:2020
5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DOI:10.12202/j.0476-0301.2020285
发表时间:2021

蔡虹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70272025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80129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0672057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环境规制与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激励:基于央地分权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批准号:7157328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游达明
学科分类:G0404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中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

批准号:70573119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卢小宾
学科分类:G0414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审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批准号:79900010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杨发明
学科分类:G0403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要素成本倒逼下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与政府政策:产品内分工视角的理论与实证

批准号:7140324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杨高举
学科分类:G0306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