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物为主的二氧化碳共聚物不仅价格较高,而且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较低(35-40℃)并且是非晶态,存在高温下强度和尺寸稳定性较差、低温下脆性严重等问题,其原因在于目前的催化体系活性较低、环氧化物单体依赖于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而且聚合物一次结构(分子量、序列结构)、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高次结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控制等方面基础研究薄弱。为此本项目围绕上述4个基本问题,利用稀土催化体系可获得高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四齿希夫碱金属配合物催化体系的高活性和对聚合物结构可控的特点研究高活性的新型催化体系,以获得高分子量的二氧化碳共聚物,实现对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序列结构、立体结构等一次结构的精确控制,同时通过引入交联点和可结晶单元增强二氧化碳共聚物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改进聚集态结构,此外,通过探索从糠醛合成呋喃环氧化物的方法,为二氧化碳共聚物提供非石油合成路线。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二氧化碳共聚物合成及材料研究
生物降解型二氧化碳共聚物的研究
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化学结构控制方法学研究
二氧化碳响应性嵌段共聚物均孔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