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硅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脱嵌锂性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070302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陶占良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开大学
批准年份:2007
结题年份:2010
起止时间:2008-01-01 - 201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高峰,梁静,徐世田,马华,彭生杰,冀伟强,杨晓婧,周艳红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晶格膨胀硅基负极材料薄膜电极
结项摘要

锂离子电池以其高功率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终端设备领域,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承担储锂功能的关键材料,提高负极材料对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能力是提高锂离子电池容量的主要途径。Si具有高理论容量、低嵌锂电位而成为下一代负极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但是Si基材料存在严重的体积效应,在脱嵌锂过程中出现较大的晶格膨胀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如何在保持电极高比容量的同时,提高其循环性能,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为了缓解材料较大的体积膨胀,本项目将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获得不同形貌和类型的新型硅基复合材料,包括制备硅/金属多层膜、合成以非金属及金属包覆硅空心球为主的复合材料,改善硅的导电性,提高硅的利用效率,探索硅基薄膜及不同形貌的负极材料对晶格膨胀率的影响机制,揭示失效机理,为改善该类材料的循环寿命提供科学依据,并开发出长寿命、高容量新型硅基负极材料及其电极。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4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DOI:10.19964/j.issn.1006-4990.2020-0450
发表时间:2021
5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200093
发表时间:2020

陶占良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77109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27109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076108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硅磷酸盐基锂离子正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脱嵌锂机理的研究

批准号:5090204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邓超
学科分类:E02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互穿网络结构硅/碳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嵌脱锂机制研究

批准号:2136302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米红宇
学科分类:B0205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PCVI表面修饰的锂铁磷酸盐基复合物表面结构、电化学性能及脱嵌锂机理研究

批准号:50404013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李建玲
学科分类:E0413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类石墨特性钛酸锂-硅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脱/嵌锂机理研究

批准号:21805055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俞兆喆
学科分类:B0905
资助金额:26.8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