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渗入地下环境后,改变了包气带和含水层介质、地下水的组成,特别是微生物在利用地层中的O2、NO3-、铁锰氧化物、SO42-、CO2等最终电子受体对污染物进行降解时,由于最终电子受体争夺电子能力和反应发生所需能量的不同导致污染晕中出现一系列氧化还原带,这些氧化还原带对地下环境中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项目拟通过室内实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研究垃圾渗滤液污染物在不同氧化还原带中的吸附、降解行为及其动力学特征、污染物-水-岩相互作用机理及地球化学和热力学模型;不同氧化还原带中的微生物生态,沉积物的污染缓冲体系的组成、缓冲机理,以及缓冲体系变化对污染物衰减的影响等。上述内容的研究对垃圾污染场地的脆弱性评价、风险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污染场地的控制和恢复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为污染场地的自然修复、强化自然修复和工程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新型DBPRBs系统修复地下水渗滤液污染物模型及机理研究
利用渗滤液富集矿化垃圾中铵氧化菌氧化垃圾填埋场CH4的新技术及基础研究
紫外催化湿式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及生物毒性减量研究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导排系统工作机理及渗滤液水头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