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毒效结合数学模式的中药复方优化范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393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1.00
负责人:王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沈欣,于江泳,洪晓华,郭德海,孟硕
关键词:
数学模式复方优化毒效结合
结项摘要

随着近年来中成药不良反应日益增多,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及其处方优化研究,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课题。目前研究中存在多以处方中单味药毒性来推断整个复方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毒理学拆方研究方法欠科学以及复方优化研究较少考虑毒效平衡等问题,导致目前对多数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机制阐述不清,处方得不到科学合理的优化。本课题首次将数学模式引入到毒理学拆方研究中,以阐明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同时,首次建立毒效结合的数学复方优化模式,以达到优化处方减毒不减效甚至增效的目的。壮骨关节丸是《中国药典》收载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有效中成药,但近年来肝损害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多,曾先后两次被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选择壮骨关节丸研究具有代表性意义。通过本课题研究,试图建立一种针对出现不良反应中成药的毒效结合数学复方优化模式。

项目摘要

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药物因素及其处方优化研究,是当前亟需解决的。壮骨关节丸是中国药典收载的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有效中成药,但近年来不良反应报道较多,先后两次被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通报,选择其进行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及其处方优化研究,具有代表性意义。目前中药复方优化模式包括中医理论模式、数学模式和化学模式三种。本课题首次将数学模式引入到毒理学拆方研究中,以阐明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药物因素;同时,首次建立了毒效结合的数学复方优化模式,以达到优化处方的目的。通过本课题研究,对于出现不良反应中成药建立一种毒效结合数学复方优化的模式进行了探索。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4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DOI:
发表时间:2019
5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DOI:10.3788/AOS202040.2212001
发表时间:2020

王停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77399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毒效结合数学模式优化中药复方处方和工艺的方法学研究

批准号:8127418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荆鲁
学科分类:H3217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中药复方(四逆汤)“量-效-毒”关系的基础研究

批准号:30973936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马永刚
学科分类:H3217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谱效直接关联的复方中药质量评价新模式的研究

批准号:8127408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赵渤年
学科分类:H3204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药复方成分配伍与药效活性关联规律的范例研究

批准号:30600820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杨洪军
学科分类:H32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