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群体结构的时空动态及有性繁殖在疫霉菌进化中的作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165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6.00
负责人:詹家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祝雯,翁启勇,谢腾,隋启君,卢丽丽
关键词:
可持续性植病防治进化生物学生态农业马铃薯晚疫病群体遗传结构
结项摘要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目前还缺少长效的防治方法,是我国和世界马铃薯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致病疫霉群体结构和变化直接影响着病害的发生、流行及防治。本项目拟采用从点到面的、多层次的、大群体的采样方法,通过评估和分解这些代表不同区域、地理范围及同一发病区域但不同采样时间的疫霉菌群体在中等重复微卫星(SSR)位点和交配型上的表现,并比照历史材料的群体遗传结构,研究我国晚疫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时空分布,明确微观和宏观地理间隔对群体和个体之间遗传相似性的影响,推演有性繁殖等遗传机制在马铃薯晚疫病菌菌进化中的作用。国际上在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学研究方面多局限于对群体结构的简单描述,本项目则侧重于通过对疫霉菌群体时空分布的系统分析,以明确其演变机制及进化潜力,为延长抗性品种的使用寿命、减少化学农药投入、降低植病防治的环境和生态成本及可持续性植病防治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本项目2010-2013年从全国15地区采集分离纯化2000多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分析其中1800个样本的中等重复微卫星(SSR)位点和交配型,结果表明80%以上遗传多样性存在与群体内,但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时间采集的样本在基因型(SSR)和表现型(温度适应性、交配型)上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地区的群体都有各自的优势基因型,而且不同年份的样本优势基因型不不相同。自育型晚疫病菌自育型菌株在我国出现频率较高,但发生有性生殖的可能性较低。地理间隔是造成空间群体差异的主因,而自然选择引起的基因型替代则是导致时间群体差异的主因。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3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4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DOI:10.3969/j.issn.1674-0858.2020.04.30
发表时间:2020
5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同宗配合疫霉菌有性生殖交配行为的研究

批准号:39270020
批准年份:1992
负责人:郑小波
学科分类:C0104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马铃薯晚疫病菌无毒基因的变异及分子进化机制

批准号:30971892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陈庆河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分布及多样性研究

批准号:39970480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国立耘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甘肃陇南小麦条锈菌有性繁殖对病菌毒性群体的影响

批准号:3186047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金社林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