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肾炎是由于肾脏IgG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继发免疫性炎症造成。动物模型表明基因敲除Fcγ受体γ链则可阻止狼疮肾炎的发生,提示Fcγ受体相关基因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基因拷贝数是新近人类基因组上发现的多态性,基因拷贝数可能具有量效性(dosage effect),并且可能是多基因病发病的重要遗传机制。Fcγ受体相关基因FCGR2A、2B、2C和FCGR3A、3B存在着基因拷贝变异,我们前期研究发现FCGR3B基因拷贝数和狼疮肾炎发病及病理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进一步我们将利用本研究所狼疮肾炎临床-病理-基因数据库收集500多名狼疮肾炎和前期采用实时定量PCR建立的基因拷贝数测定方法,建立多基因交互作用数学模型,探讨抑制性和兴奋性Fcγ受体基因拷贝数在狼疮肾炎发病及病理表型异质性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对Fcγ受体基因表达及免疫细胞ADCC效应的影响,进行功能验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新型BAFF-R-Fc分子的构建及其治疗狼疮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Fcα/μR在肠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的表达和功能研究
抗体介导的PRRSV感染中FcγR和病毒受体的交联作用机理
IgM受体(FcμR)促进体液免疫应答和抑制自身抗体产生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