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纤维化是糖尿病心肌病的典型病理特征之一,其发生机制未明。最近发现IL-33具有抗心肌纤维化的功能。我们近期的工作发现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IL-33蛋白表达水平低下,而外源性IL-33能缓解糖尿病小鼠心肌纤维化进程。我们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中miR-375处于高表达,并且上调miR-375会造成IL-33的蛋白水平下降。故,我们认为糖尿病会导致心肌组织miR-375的表达水平增高,从而抑制IL-33的水平,进而促进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合成,导致心肌纤维化而发展为糖尿病心肌病。我们将利用细胞和小鼠糖尿病模型从以下方面探索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1)明确糖尿病对心肌组织中miR-375和IL-33表达的影响;2)确立miR-375与IL-33蛋白表达变化的关系以及上述分子水平变化和糖尿病心肌纤维化的关系;3)研究IL-33影响胶原蛋白的合成的信号通路.研究将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机制未明。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利用小鼠糖尿病模型研究了糖尿病对心肌组织IL-33表达的影响,探索了外源性IL-33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 本课题按计划如期进行, 并基本完成了计划内容。 结果发现糖尿病导致心肌组织IL-33的蛋白表达下调, 该蛋白水平的下降与糖尿病小鼠心肌纤维化和左心室功能下降相关,外源性IL-33 具有抑制糖尿病引起的小鼠心肌纤维化, 改善糖尿病小鼠的左心功能。 结果提示, IL-33蛋白水平的下降可能是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机制。 目前,我们正继续研究IL-33下降的机制, 初步结果提示microRNA375的增加可能是IL-33表达降低的内在机制。后续研究还包括IL-33下降导致糖尿病心肌病发生的细胞内机制。..与本课题相关的成功已经以下列形式分别发表 1)论文一篇[T Rui and QZ Tang. IL-33 attenuates Anoxia/Reoxygenation-induced Cardiomyocyte Apoptosis by Inhibition of PKC/JNK pathway. PLOS ONE: 2013; 8(2): e56089]; 2)论文参加国际会议交流一次 (Experimental Biology meeting 2012) , 文摘发表在FASEB J. 2012; 26: 1036.16; 3) 国内会议交流一次 (2012 江苏省心血管病学会年会)。 上述成功发表时都注明本课题资助号81170210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Loss of a Centrosomal Protein,Centlein, Promote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Complete loss of RNA editing from the plastid genome and most highly expressed mitochondrial genes of Welwitschia mirabilis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MG53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
OSMR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CREG在糖尿病性心肌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糖尿病心肌病中HuR调控成纤维细胞分泌导致心肌肥大EVs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