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皮损上皮/内皮-间充质转化及间充质-上皮/内皮转化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149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8.00
负责人:郑敏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满孝勇,蔡绥勍,李伟,周炯,陈佳琦,李春明,黄新炎,朱健伟
关键词:
银屑病上皮间充质转化间充质上皮转化内皮间充质转化
结项摘要

上皮-间充质转化(EMT)/间充质-上皮转化(MET)是一种胚胎时期出现过的一个基本过程,同时也是伤口愈合、器官纤维化以及恶性上皮肿瘤发生的基础。研究EMT/MET对于认识和理解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银屑病是以表皮过度增殖、血管内皮异常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这就促使我们寻找更多的证据来证明银屑病等炎症性疾病中是否发生EMT/MET?哪些因素导致银屑病EMT/MET的发生?哪些信号传导路径参与其中?银屑病中发生EMT/MET与临床的关系如何?上述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助于阐明该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EMT过程中的病理调控机制(探讨EMT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规律、阐明调控这些变化规律的分子机制、揭示启动EMT的细胞微环境及分子调控机制、寻找控制及维持EMT的信号通路、发现新的EMT标志物及分子阻遏物),同时为今后的治疗提供科学实验依据。

项目摘要

上皮间质转化是指上皮细胞在形态学上发生向间充质细胞表型的改变。银屑病是一种以表皮过度增殖、血管内皮异常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在增殖和迁移中表型的转变,其抗凋亡、迁移能力的提升,类似于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的过程。为了证实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是否发生EMT,我们在蛋白和mRNA水平对上皮间质分子标志物及其调控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利用免疫组织化学、RNAseq以及qRT-PCR等方法,对正常皮肤和银屑病皮肤样本上皮间质分子标志物的表达进行对比研究:上皮分子标志物 选取E-cadherin (E-cad), keratin 10 (K10), K14 和 K16, 间质分子标志物选取Vimentin (Vim), fibronectin (FN), N-cadherin (N-cad), Snail 和 Slug。结果表明上皮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在两者间并没有明显变化,而间质分子标志物Vim,FN,PAI-1和slug在银屑病表皮的表达明显升高. 在体外培养的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中,IL-17A 和 IL-13 在50 ng/ml 浓度时能够强烈抑制K10,Vim和FN的表达。TGF-β1 在 50 ng/ml 浓度时能够刺激N-cad, Vim, FN 和 PAI-1的表达. 地塞米松能够抑制Slug的表达而促进E-cad的表达。为了进一步探究ERK, Rho 和 GSK3信号通路在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EMT的作用,我们分别选取对应的抑制剂U0126, Y27632 和 SB216763.沉默ERK通路能够引起 E-cad 和 K16的表达上调,但同时显著抑制 K14, FN, Vim, β-catenin, Slug 和α5 integrin的表达. 此外抑制 Rho 和GSK3能够引起 E-cad, β-catenin 和Slug的表达上调。地塞米松在0.2μM的浓度与Y27632共孵育时能明显抑制Y27632所引起的E-cad, β-catenin 和 Slug表达上调,但在其2μM浓度时只影响Y27632对β-catenin的影响。 SB216763介导的E-cad过表达在地塞米松0.2μM和2μM浓度时均被抑制,而对β-catenin 和 Slug的影响则只有在地塞米松2μM浓度时才被抑制。总之,我们的研究支持银屑病属于EMT的2型。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3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DOI:10.12171/j.1000–1522.20200057
发表时间:2021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DOI:10.16016/j.1000-5404.201907063
发表时间:2019
5

电沉积增材制造微镍柱的工艺研究

电沉积增材制造微镍柱的工艺研究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21.05.009
发表时间:2021

郑敏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70832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86600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471565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00556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7085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71948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101449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10098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201159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07214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00079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6021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7174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243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36060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071767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1945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87302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3008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78.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7157119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48.7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7286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600987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56070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10099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272679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0608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7227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179056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71646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HPV导致子宫颈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的研究

批准号:8110197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江静
学科分类:H180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上皮-间充质转化在正畸牙移动中的作用机理

批准号:8140054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林
学科分类:H150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Notch信号通路介导黑素瘤细胞衰老逃逸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机制

批准号:8157267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高天文
学科分类:H1803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LARP7调节血管内皮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3187283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冰
学科分类:C1204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