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逃逸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系统识别与攻击的主要途径。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鼻咽癌细胞产生免疫逃逸的机理尚不明确。研究表明,EB病毒(EBV)感染与鼻咽癌密切相关并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参与了鼻咽癌的免疫逃逸过程。申请者利用课题组已建立的EBV感染正常鼻咽上皮细胞的体外模型发现,EBV可诱导上皮细胞中INSL5上调,后者使巨噬细胞中免疫抑制因子IL-10的表达升高。前期研究中我们已经证实在肿瘤微环境作用下,巨噬细胞转化成为具有免疫抑制表型和功能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并参与了肿瘤免疫逃逸的过程。据此我们推测,EBV可能通过诱导INSL5上调改变巨噬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在鼻咽癌的免疫逃逸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此,本项目拟首先阐明INSL5与EBV感染的关系,同时观察INSL5对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明确其在鼻咽癌免疫逃逸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为鼻咽癌免疫逃逸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发现,免疫逃逸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系统识别与攻击的主要途径。而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鼻咽癌细胞产生免疫逃逸的机理尚不明确。研究表明,EB病毒(EBV)感染与鼻咽癌密切相关并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参与了鼻咽癌的免疫逃逸过程。在前面的研究中我们利用课题组已建立的EBV感染正常鼻咽上皮细胞的体外模型发现,EBV可诱导上皮细胞中INSL5上调。在本项目研究中,我们发现在鼻咽癌组织和细胞中INSL5表达上调,同时发现EBV阳性的细胞中INSL5的表达也显著增强,说明INSL5可能和EBV感染以及鼻咽癌有关;进一步研究证实,INSL5可增强鼻咽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克隆形成及侵袭能力;我们在研究中观察了INSL5作用后EBV相关基因的改变,发现INSL5可以增强EBV晚期裂解基因BFRF3、GP350及转录因子BZLF1、BRLF1表达增强;同时体外INSL5可使巨噬细胞IFN-γ表达降低,而IL-10的表达上调。这些结果说明INSL5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在鼻咽癌的免疫逃逸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鼻咽癌免疫逃逸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手段。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柔性基、柔性铰空间机器人基于状态观测的改进模糊免疫混合控制及抑振研究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脉管生成中的研究进展
做客肿瘤细胞的免疫检查点分子: 不在其位,也谋其政
EB病毒诱导OASL表达上调促进鼻咽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EB病毒LMP1通过激活c-myc上调CD47的表达介导鼻咽癌免疫逃避及机制
EBV-miR-BART14-3p通过上调肿瘤细胞CCL22表达介导EB病毒相关胃癌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INSL5诱导鼻咽癌TAM及促进肿瘤转移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