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综合运用野外种群生态学、实验室生理生态学及分子遗传学研究方法,以周期性孤雌繁殖萼花臂尾轮虫和枝角类的透明蚤为模式动物,探究如下科学问题:1 建立者种群遗传结构对种群生态学性状和遗传分化速率的影响;2 有性繁殖发生的频率对种群遗传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3 生境空间大小对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4 不同遗传特性的休眠卵是否需要在能够保证其生活个体最适生存、最佳竞争力的环境诱导下才萌发?5捕食者、竞争者对种群生态性状和遗传变异的影响。通过系统研究上述问题,部分阐明周期性孤雌繁殖浮游动物独特的遗传分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浮游动物生态遗传学重要的理论假说及物种分化的机理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孤雌繁殖轮虫生活史对策中母体效应的作用的研究
中国金斑喙凤蝶种群的分布、生境质量及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研究
孤雌哺乳动物发育致死与异常的分子机制研究及其在动物有性生殖中和人类遗传疾病基因中的意义
科尔沁沙地差巴嘎蒿种群繁殖成效与生境适宜性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