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斑喙凤蝶Teinopalpus aureus Mell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凤蝶科Papilionidae、喙凤蝶属Teinopalpus,为我国珍稀、濒危蝴蝶;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最稀有级(R 级)保护物种, 我国将其列为一级保护物种。本项目是在完成金斑喙凤蝶广西亚种生物学研究、初步完成其栖息地环境质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3S 技术、多元统计等技术从宏观大尺度调查金斑喙凤蝶各地理种群(广东亚种、广西亚种、福建亚种和海南亚种)的分布及栖息地环境质量,分析其濒危现状。同时,通过收集各地理种群繁殖末期自然死亡或残缺个体的样本,提取线粒体基因组总DNA,获得基因组全序列,通过序列对比分析,从基因水平上探讨金斑喙凤蝶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项目研究成果对于评估我国金斑喙凤蝶的生存状况,研究其起源和濒危机制、探讨有效的物种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金斑喙凤蝶为我国一级保护物种,在IUCN仍是DD(数据欠缺)物种。本项目采用野外生境踏查、饲养、发生点线面数据记录采集与处理、3S技术、景观特征分析和线粒体基因组DNA测序等方法,研究其种群分布、发生、生境质量和遗传分化,得到以下结论:. (1)金斑喙凤蝶是亚洲东南部典型的中山山地蝶种,零散分布在武夷山、南岭、五指山、长山等大山脉的局域主峰或其周边海拔800~1800m的山区,中国有13个地理种群;. (2)寄主植物资源与森林质量是促使该蝶当前地理分布格局的关键因子,即在南方山区,丰富的寄主植物资源和良好的森林质量是其种群发生的基础;对木兰科与寄主植物资源要求高,是限制其种群发生的关键因素;. (3)该蝶对人类活动干扰反应敏感,通常活动范围狭小,局限在生境及其周边;人类活动是威胁该蝶种群发生、生存的主要因素;因人类活动易破坏生境植被,尤其是导致木兰科植物资源的大量丧失;. (4)该蝶幼/成虫适应性特征显著,在产卵选择、山顶行为、化蛹选择、取食节律等行为上均表现出进化适应性;生境破坏、环境改变等易降低其适应能力,增加种群生存风险;. (5)该蝶为典型寡食性昆虫,寄主植物均属木兰科,而该科植物的古老性也预示着该蝶在其生境出现较早,是这类生境的旗舰种;. (6)生境破碎化是导致金斑喙凤蝶发生范围减小的重要因素,当前该蝶只在少数破碎化程度较低的大生境斑块发生、生存; . (7)该蝶线粒体基因全长15235bp,基因模式与其他蝶蛾无区别;各地理种群间存在遗传分化,分化方向与其地理分布格局较一致,如位于武夷山脉的屏山与梅花山种群遗传距离更近,而位于南岭的大瑶山与九连山种群遗传距离也较其他种群更近。. (8)该蝶生境位于高海拔山区,其生境保护应重视对完整山体的保护,而沿山脊线割裂山体的生境保护做法不科学,应避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涡轮叶片厚壁带肋通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预测和优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氰化法综合回收含碲金精矿中金和碲的工艺研究
中国碧翠凤蝶的种群遗传结构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
中国藏酋猴的种群遗传结构及系统地理分化研究
中国蚊虫不同地理种群抗性基因的分布与进化
中国滇金丝猴的种群遗传结构及系统地理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