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以发育连续、完整的陆相白垩系为特色,是我国陆相白垩系建阶的重点区域,也是研究白垩纪陆相地层对全球重大地质事件响应的理想地区。初步研究表明研究区白垩系的沉积过程受到了天文气候旋回的控制。本项目将通过频谱分析、小波分析和带通滤波等方法对松辽盆地不同沉积相区陆相白垩系登娄库组-明水组河湖相沉积的自然伽玛和密度测井数据、松科1井青山口组总有机碳含量和粒度变化曲线开展详细的天文年代学(Astrochronology)研究,结合X-射线衍射、粒度分析和扫描电镜等研究手段,分析自然伽玛强度、有机碳含量、岩石成分及结构之间的联系,建立松辽盆地白垩纪天文年代标尺(Astronomical time scale),为精确限定陆相白垩纪沉积地层和重大地质事件的持续时间,实现松辽盆地白垩纪高精度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年代地层学依据,并确定青山口组烃源岩的形成与地球轨道周期之间的耦合关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以镇巴县幅为例
南海海槽俯冲带环境磁学特征及其对俯冲带地震和构造活动的响应-IODP315,316和322航次后研究
松辽盆地白垩系陆相烃源岩环境专属性生物标记物研究
江汉盆地暨当阳陆相白垩-古近系界线层型研究
松辽盆地科松1井晚白垩世高精度古湖泊沉积旋回记录及其古构造、古气候意义研究
湖北当阳陆相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层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