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是研究新生代东南亚大地构造事件、东亚季风气候演化和边缘海演化的天然实验室。本项目拟对ODP 184航次1148站位岩芯样品开展详细的古地磁学、磁性地层学与环境磁学研究,对火山灰层开展高精度Ar-Ar年代学研究,结合已有的生物年代地层学结果,建立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年代格架,获得南海形成以来(33Ma)的运动学演化特征(古纬度和构造旋转史)。在新的年代框架下,探讨沉积速率变化对南海洋底扩张不同阶段的响应,沉积物磁学特征对南海磁异常的贡献,以及环境磁学参数剖面对南海构造演化与沉积过程的响应机制。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加深人们对南海构造、古海洋演化和沉积过程的理解,有利于更好地认识边缘海的演化史。可望为"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中的"海底扩张的年代与过程","深海沉积过程对海盆演变的响应" 等核心科学问题提供一定依据,也将为南海开展新的IODP航次钻探提供有用信息。
中国南海ODP184航次1148站位获得了南海早渐新世(~32.8 Ma)以来的连续沉积记录,为人们深入理解南海形成以来的构造、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化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然而,其年代学框架主要依赖于生物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研究,还缺乏可靠的磁性地层年代格架的约束。本项目对1148站位岩芯1492块古地磁定向样品开展了详细的岩石磁学、磁性地层学与环境磁学研究,结果显示460 mcd之下的样品磁性矿物含量非常少。之上样品主要磁性矿物为低矫顽力准单畴磁铁矿,可确定出稳定原生剩磁及其倒转序列,结合已有的生物年代地层学结果,首次建立了ODP1148站位23 Ma以来的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年代格架。环境磁学参数的变化趋势显示其可以划分为四个演化阶段,并记录了中新世以来南海构造和全球主要气候和环境变化事件。本项目成果为南海北部中新世以来的演化提供了更加准确的绝对年代约束和新的古气候与古环境替代性指标。. 本项目还对位于南海南部的ODP1143站位岩心637个定向样品开展了岩石磁学、古地磁学和环境磁学研究,建立了该岩心5 Ma以来的磁性地层年代格架,并探讨了该岩心环境磁学参数对南海南部古环境与古气候变化的响应。对华南乐平统-下三叠统的海相剖面、中国东北的陆相白垩系和珠江口盆地新近系开展了旋回地层学研究并建立了高分辨率天文年代标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南海海槽俯冲带环境磁学特征及其对俯冲带地震和构造活动的响应-IODP315,316和322航次后研究
中国南海构造演化历史的古地磁约束-IODP349航次航后研究
南海海槽俯冲带环境磁学特征及其对俯冲带地震和构造活动的响应-IODP315,316和322航次后研究
渤海湾油区第三系地层岩芯定向的古地磁学研究
帕米尔西构造结新生代运动学的古地磁学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