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中国药典》,"气"一直作为鉴定药材质量的重要依据。但是实践中存在两方面的困难:一方面药材标准中对于"气"缺乏精确、客观的规定;另一方面检验者的嗅觉主观感受难以客观、准确把握药材的"气"。同时,药材的"气"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阐明。鉴于此,本课以枳壳为例,联用电子鼻系统、GC-MS、LC-MS技术探索解决这些困扰已久的难题。. 枳壳"以气香浓者为佳";目前市场上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贮藏时间的枳壳品质差异悬殊,尚无有效办法予以准确区分。电子鼻系统模仿生物嗅觉功能,客观、精确研究枳壳的"气", 建立量化的各类枳壳"气"的质量标准和人工智能识别办法;在此基础上,采用GC-MS、LC-MS手段研究枳壳的化学成分,进一步阐明药材的"气"和药材质量之间的关系(枳壳人工智能鉴定机理)。该课题的实施对中药鉴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同时有助于开发利用枳壳这一江西道地药材。
本项目采用电子鼻系统研究枳壳“气”的特征和识别方法;采用GC-MS研究枳壳药材的香气成分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采用各种色谱和波谱技术分离鉴定枳壳中化学成分,并结合HPLC、LC-MS对非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系统采集枳壳的气味信号,数据经过判别因子法、BP神经网络法分析,对不同基源、不同产地以及不同贮藏时间的药材识别正确率均大90%;药材的香味物质主要为柠檬烯、芳樟醇等;枳壳香气物质的总量、组成及相对含量的差异是电子鼻识别不同药材的基础;从枳壳中分离并鉴定20个化学成分,包括黄酮、香豆素及柠檬苦素等;据LC-MS和HPLC分析,不同基源、不同产地的枳壳药材中非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尤其不同基源的药材在成分类型上差异显著;枳壳在贮藏过程中多甲氧基黄酮和部分有机酸呈减少趋势,黄酮苷类无明显变化,而香味物质中芳樟醇等含氧单萜相对含量增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可拓学倾斜软岩巷道支护效果评价方法
粘土矿物参与微生物利用木质素形成矿物-菌体残留物的结构特征研究
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基于语义分析的评价对象-情感词对抽取
江西道地药材枳壳、蔓荆子道地性的系统研究
基于"味效相应"的江西道地药材枳实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江西二种道地药材优良品种种质研究
中药枳壳“道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