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脑内微透析技术,用水杨酸钠制作耳鸣动物模型,在体对清醒豚鼠下丘中核进行微透析,动态监测水杨酸钠作用下听觉通路(下丘)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释放量的变化,探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在耳鸣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后,豚鼠下丘中核兴奋性氨基酸(天冬氨酸)释放显著增加,谷氨酸的释放没有显著性变化;而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甘氨酸)的释放显著减少;给药后2小时变化最显著。表明给药后1.5-2小时期间豚鼠下丘中核兴奋性活性占优势。给药后部分中性氨基酸释放也有显著性改变,如给药后丝氨酸释放增加;组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释放减少,对其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双粗糙表面磨削过程微凸体曲率半径的影响分析
电沉积增材制造微镍柱的工艺研究
听觉神经元中神经递质的作用及其与钙离子关系的研究
听皮层GABAB受体在耳鸣产生机制中的作用
m2AChR在MOC—毛细胞突触前膜上对神经递质释放的双重调控在听觉发育和保护中作用及机制
耳鸣动物模型中前置屏蔽声对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增强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