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表面缺陷与氦原子扩散机理的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70521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卢二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马创新,张鹏,李崇,郑伟玲,韩振杰
关键词:
正电子湮没氦原子扩散金属钨辐照损伤
结项摘要

Tungsten is considered as the most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plasma facing materials (PFMs) in future fusion reactor. However, tungsten will be exposed to high energy neutrons (14 MeV). Large amount of irradiation defects would be generated and helium atoms would be formed because of nuclear transmutation. What's more, helium plasma will escape and diffuse into PFMs. Void swelling and embrittlement will be induced after helium aggregation. In addition, irradiation defect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to helium diffusion and aggregation in tungsten. In the study, positron annihilation techniques will be used as the special method to detect microdefects evolu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with implanted helium atom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thermal desorption spectroscopy (TDS) will also b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rface defects and helium diffusion, aggregation, desorption. This study will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void swelling incubation period and helium induced embrittlement mechanism in tungsten and provide a good reference to the modification of PFMs in fusion nuclear system.

金属钨被看做未来聚变堆最可能广泛应用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高能中子(14 MeV)辐照造成大量辐照缺陷同时还通过嬗变核反应产生大量氦原子,此外核反应产物氦等离子体逃逸并通过表面扩散进入材料,从而引发材料的肿胀和氦脆化。辐照缺陷又会对氦的扩散、聚集行为带来明显影响。因此关于金属钨中辐照缺陷形成以及对氦扩散、聚集的影响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拟采用微观缺陷的特色研究方法正电子湮没谱学技术为主要手段,结合电子显微镜以及灵敏探测材料表面气体原子滞留、脱附行为的热脱附谱仪,研究金属钨表面微观缺陷对氦原子的分布、扩散、聚集和热脱附行为的影响机理,并对缺陷捕获氦原子、不同类型氦-缺陷复合体的微观结构和热力学稳定性开展研究。从微观角度对金属钨中氦的早期肿胀效应与氦脆化现象予以解释,并对未来聚变堆钨材料的性能改进提供一定实验基础。

项目摘要

金属钨被看做未来聚变堆最可能广泛应用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高能中子(14 MeV)辐照造成大量辐照缺陷同时还通过嬗变核反应产生大量氦原子,此外核反应产物氦等离子体逃逸并通过表面扩散进入材料,从而引发材料的肿胀和氦脆化。辐照缺陷又会对氦的扩散、聚集行为带来明显影响。因此关于金属钨中辐照缺陷形成以及对氦扩散、聚集的影响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拟采用微观缺陷的特色研究方法正电子湮没谱学技术为主要手段,结合电子显微镜以及灵敏探测材料表面气体原子滞留、脱附行为的热脱附谱仪,研究金属钨表面微观缺陷对氦原子的分布、扩散、聚集和热脱附行为的影响机理,并对缺陷捕获氦原子、不同类型氦-缺陷复合体的微观结构和热力学稳定性开展研究。从微观角度对金属钨中氦的早期肿胀效应与氦脆化现象予以解释,并对未来聚变堆钨材料的性能改进提供一定实验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2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3

粉末冶金铝合金烧结致密化过程

粉末冶金铝合金烧结致密化过程

DOI:10.13374/j.issn2095-9389.2018.09.008
发表时间:2018
4

多酸基硫化态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电解水析氢应用

多酸基硫化态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电解水析氢应用

DOI:10.7536/pc210608
发表时间:2022
5

SRHSC 梁主要设计参数损伤敏感度分析

SRHSC 梁主要设计参数损伤敏感度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4

卢二阳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用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辐照缺陷的自修复机理

批准号:1127514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柱
学科分类:A3004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反应堆用不锈钢氦泡肿胀微观机理的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

批准号:1147519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曹兴忠
学科分类:A3004
资助金额:10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奥氏体316不锈钢中氢与缺陷相互作用机理的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

批准号:1177523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曹兴忠
学科分类:A300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核结构材料辐照缺陷及Cu析出机制的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

批准号:9102600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曹兴忠
学科分类:E0103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